每天为病母送饭 10年风雨不改 彭贵发悉心照顾患严重精神疾病的母亲,每年往返总路程逾万公里
彭贵发每天都要回白花径一趟,给母亲送饭。
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摄
扫码看更多相关内容
从博罗县城到梅花林场白花径的路程大约16公里,越接近白花径,山路就变得越崎岖难行。为了照顾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年迈母亲,每天一趟往返,这样的路彭贵发夫妇已经骑车走了10年,风雨不改。
5年前的一个雨天,彭贵发从母亲家中离开后摔了一跤,腰椎和颈椎从此出了问题,常常毫无征兆地感到头晕,最近两年甚至无法正常工作。“每天都是一个样,她的病是好不起来了。”照顾母亲吃饭后,彭贵发站在家门前,怔怔看着乱石下的小溪,屋内妻子温惠珍在给母亲洗澡。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他突然说:“我告诉自己不能倒下,否则我妈以后怎么办。”
每年路程相当于“半个中国”
彭贵发今年39岁,照顾母亲这件事已经做了20多年。2010年,为了两个即将念小学的孩子,他和妻子温惠珍不得不搬到县城居住。从那年开始,他每天都要回白花径一趟给母亲送饭,偶尔温惠珍也一起前往照顾母亲洗漱。
每天中午11时左右,彭贵发就要从县城的家里出发,带着做好的饭菜,骑上摩托车给住在梅花林场白花径的母亲送去。以每天32公里的往返路程计算,彭贵发每年往返白花径大约11680公里,我国陆地边界线是2.2万公里,换算下来,为了照顾母亲,彭贵发每年要走的路程相当于半个中国的边界线。走的路程太远,他买的上一辆摩托车开了两年就报废了。
让人望而却步的不只是距离。从县城到白花径的16公里中,后半段都是山路,最后3公里道路变得狭小而崎岖,这是进出白花径的唯一道路。骑着摩托车走在这样的山路上,彭贵发不得不加倍小心,尤其是在急弯处,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惯性甩到一侧的山崖上。山崖陡峭,种了不少桉树,如果幸运,人摔下去会被密集的瘦小树干拦住,不幸的话,会沿着山坡一路下滑,掉进蜿蜒的山溪里。
对于这一切,他的母亲张水容毫无知觉。病案记录显示,她1982年已经发病,那时彭贵发只有两岁,起初症状并不明显,温惠珍听说发病之初只是偶尔看起来“痴痴的”,常常念叨丈夫对自己不管不顾。张水容的变化没有及时引起家人的注意,直至1995年病情迅速恶化,攻击行为频繁发生,才被送往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诊断结果显示,她患上严重的精神障碍。
在张水容病情变得严重后,其丈夫悄悄离开了家和失去自理能力的患病妻子。正因如此,彭贵发的童年没有体验到多少来自父母的温情。大哥早逝,妹妹外嫁,从18岁开始,他就一个人扛下照顾母亲的重任,在打工挣钱养家之余,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母亲的起居。
“当时完全没想过成家的事情,就想一心一意照顾好妈妈。”作为生长在传统家庭的男人,“尽孝”深植在彭贵发的脑海中,对他来说,照顾母亲很艰难,但义不容辞。
孝子的两次危机
由母亲的疾病引发的第一次危机出现在彭贵发20岁左右时。那时,他和温惠珍在工厂相识相恋,交往一些日子后,像所有寻常的恋爱进程一样,温惠珍提出到他家里“见见家长”。彭贵发变得闪烁其辞,找了很多理由拖延。“有一次都决定好要去了,走到半路他掉头了,我骂他,他又折返回去,走了一半又停下来。”回想起这一切,温惠珍至今仍觉得哭笑不得。
直到亲眼见到彭贵发家中的情况,温惠珍才真正理解他此前表现出来的种种犹豫。她至今记得当时推门进去时的场景:用铁门紧锁的泥砖房,空无一物的客厅,紧闭的房门里传来断断续续的叫喊声,木制的房门已经破损,看得出来多次修补的痕迹——那是张水容多次病发时敲砸造成的,破损太严重,只剩一把铁锁徒劳地锁着。
“他是老实人,这是我看重的地方。”尽管有些艰难,温惠珍最终还是接受彭贵发的家庭状况。婚后她住进了这个家,当时的白花径年轻人都出外打工,村里只残留着7座土坯房屋,包括彭贵发一家在内仅有4户人家。由于没有通上电,直至2008年,彭贵发一家照明用的还是煤油灯。
与彭贵发生活在一起以后,温惠珍慢慢体会到他的不易。除了睡觉,他的母亲几乎没有安静下来的时刻,要么嘴上念念叨叨,要么用手去摸一切能接触到的事物,有时会突然发狠,不分对象地攻击身边的人。为此,彭贵发不得不把她终日关在家中,以防她伤害别人,又或是跑到附近的山上放火,这是他最担心的事。
2004年后,彭贵发和温惠珍的两个孩子先后降生,为这个家褪去了一点苦难的色彩。让温惠珍感到欣慰的是,张水容似乎懂得两个孩子对她的意义,“她很疼孩子,经常用手摸他们,还想抱”。不论病情如何发作,她从未伤害过两个孩子。
不过,由张水容的病情引发的第二次危机还是发生了。2010年,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彭贵发举家搬到县城居住,带着母亲一起。对于张水容来说,这是她生平第一次离开梅花林场白花径,不过这种日子没有维持多久。在县城租住的房子里,张水容病情依然严重,时常在半夜嘶吼、唱歌,偶尔砸门、摔东西……邻居投诉成了家常便饭。到后来,彭贵发一家更是被房东驱赶,他只好带着一家老小不停地搬家,在新家又惹来新的麻烦,如是反复。
“我没有办法,虽然不忍心,但还是把她送回家。”彭贵发说。张水容又回到白花径一个人独居,彭贵发开始了每天给母亲送饭的日子。
病痛缠身仍牵挂母亲
这10年来,彭贵发每天要骑16公里的摩托车回到白花径,看着母亲吃完满满一大盆饭菜,把房间的卫生打扫干净,又骑车回到县城。他平常靠摩托车载客来营生,温惠珍则在工厂做工,有空时会跟着一起回去,挑水回来烧热了给老人洗澡。
在彭贵发夫妇的悉心照料下,今年65岁的张水容显得容光焕发。见到儿子儿媳来了,她把床上的被铺打包好,扛在肩上,兴冲冲地要往门外走。
给母亲送饭这件事本来对彭贵发来说并不太费劲。转变发生在2014年的一个雨天,彭贵发照例给母亲送饭,却在回去的路上从摩托车上摔下来。他在人迹罕至的山路上躺了很久,艰难地起身,忍着剧痛骑车到县城的医院。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彭贵发把腰椎骨摔碎了。
往后的年月中,彭贵发这一次摔跤的后遗症逐渐显现: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突出和骨质增生,脊椎病变很快压迫到神经,起初只是手脚发麻,后来演变成旷日持久的头晕目眩。
一系列病征的出现让彭贵发给母亲送饭这件事变得越来越费劲,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愿母亲挨饿。山路的颠簸加剧了他的腰伤,走上几公里就得停下来歇一会。在腰疼得受不了的时候,他会拜托一同载客的朋友送自己回去,来回一趟50元,尽管是友情价,但已经是他一整天的收入。
去年8月的台风天里,彭贵发冒着大风大雨给母亲送饭,到山上时摩托车开不动了,两旁的树摇摇欲坠。他只好把摩托车放倒在路边,走了几公里路回到白花径。
最近两年,彭贵发的后遗症愈演愈烈,不得不放弃载客工作。如今,彭贵发一家的月收入不到2000元,那是妻子在工厂打工挣的。一家四口租住在县城一个两室一厅的旧楼梯房里,月租是500元,孩子平常在中学寄宿,周末回家时,家里显得更加逼仄。
除了月租,这个家另一笔更大的支出是彭贵发的药费。为了省钱,他没有到医院骨科接受规范治疗,只是在药房定期开一些中药,这些药只有镇痛的疗效,一次200多元,够他吃上两个星期。
尽管自己病痛缠身,彭贵发心里最牵挂的还是母亲,“如果我出了什么事,就没法照顾她了。”
春节前,他再次接到罗阳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精防医生韩医生打来的电话,告知他到时间带母亲来体检。唯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尽管母亲的精神分裂症多年来没有好转的趋势,但是身体至今还算健康。
“病情拖得太久了,1995年住院治疗过,效果并不好。”韩医生对彭贵发家的情况印象很深。她从2013年开始接管张水容,作为一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精防管理人员和家庭医生,每个季度她都会定期给彭贵发打电话进行病情随访,通知他带母亲回来体检和取药,有时协助他送母亲到专科医院治疗,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
韩医生介绍,根据惠州目前的政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以申请免费住院治疗,但前提是可以自理,否则需要家属24小时陪护。“对彭贵发来说,现在的做法是唯一的选择,我见过很多患者家庭,很少有人能做到他这种程度。”韩医生说。
南方日报记者廖钰娴
新闻推荐
重振瑞狮雄风传承民俗文化 湖镇镇上前村村民移民不易情怀,发展壮大瑞狮表演活动
▲队员在练习舞狮。“咚咚锵!咚咚锵!”日前,博罗县湖镇镇上前村文化室前响起了热闹的锣鼓声,上前雄狮队队员们随着鼓点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