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灯结彩闹元宵舞龙偷青过会节 元宵节期间惠州特色民俗活动精彩纷呈,草龙还用上LED灯,促进民俗发展

惠州日报 2019-02-22 08:44

惠城区汝湖镇上围村舞草龙活动。本报记者宫晓磊 通讯员陈全华 摄

惠城区水口街道万卢村会节。本报记者周楠 摄

元宵节当天,在惠城区汝湖上围村,一场热闹的舞草龙民俗活动吸引了很多村民。按照惠州旧时风俗,过完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元宵节是过年最热闹的“压轴戏”,所以各地乡村都要大庆大祭大闹一番。一起来看看,元宵节前后,惠州各地都有哪些民俗活动。

过会节

惠州是广东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在本地客家人居住的农村,每年春节都有欢度“会节”的风俗。“会节”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节日,相传,以前人们一年都顾着自家的农活,亲戚朋友没有太多闲暇时间走动,于是便在春节过后相互走访问候,由此形成“会节”。每村的“会节”日期不同,从正月初八到正月十六错落举行,也有个别村的“会节”设在农历八月或十月中。

赏花灯

赏花灯是正月十五闹元宵的重要活动。惠州习俗,过去凡生男孩的人家都要在花灯上写“新灯贵子”之类的吉祥话。正月十三日开始,各家每夜悬挂灯笼,燃放烟花、爆竹。各地祠堂、神庙门前张灯结彩,男女老少相聚竞猜灯谜。民国时期,惠州城曾多次搭花街、摆花灯、猜灯谜,还有荡秋千、烧宝塔、舞龙舞狮、打醮、演戏和出会等活动。尤以摆山灯最为热闹,艺人用竹、纸、色料等扎出鱼虾蟹、花鸟虫、鸡鸭鹅、马牛羊和各式各样的人物,有的悬挂街道两旁,有的集中摆布。到了晚上,点燃油烛,纸、竹动物通体明亮,栩栩如生。有些剪像,用铁线或竹条扎牢,安放在长形的纸船或竖形的宫灯里,在温度、气流作用下,旋转不停,图像连贯,名曰“走马灯”。

惠东民间亦有赏花灯的习俗,以往在平山大美街福德爷庙前举办灯会,吸引民众聚集观赏。在博罗,过去是舞鲤鱼灯、虾灯,走金钱灯;13岁以下的小孩到新婚家庭或添丁家庭讨利是。

舞草龙

汝湖舞稻草龙是惠城区汝湖镇上围村、下围村民间传统习俗之一,已流传了200多年。目前,上围村舞草龙已被列入惠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村民介绍,这个村子的祖辈是由福建辗转迁徙到惠州汝湖定居的,“舞稻草龙”的传统也是从福建带来。传说龙能够避邪魔、消灾祸、保平安、夺丰收,是吉祥的象征,因此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元宵节夜,或者村里发生旱涝等不太平时,村里都会组织“舞草龙”活动,以求驱灾降瑞、吉祥安康。

近年来,为了安全,也为了表演方便,该村对稻草龙身上的装饰作了改进。龙眼用电筒代替蜡烛,龙身上的香火改成了LED灯,草龙在夜里舞动,依然栩栩如生。

上围村党支部书记陈全华告诉记者,今年元宵节,上围村舞稻草龙当天10时从村委会开始,围绕村主干道转了一圈。团队成员共30人,由理事会长等老辈引路,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往,“舞龙”上演后,开始从就近住户拜访村民,每到一户,主人都要烧香拜灶神,草龙先对着人家正大门拜三下,然后到灶神前拜三下。主人把准备好的红包放到木盒夹里,意味着大吉大利。但今年由于天气原因没有到家家户户拜访祈福。

醮会上灯

惠城横沥墨园村每逢元宵节会举办醮会、上灯等,时间6天。正月十一日上午9时祈福。十二日起醮,于零时鸣锣,燃放爆竹,并到协天宫把神像请进搭好的醮棚。十三日上午9时升丁,生男孩的家庭要摆灯酒。十四日举行文艺活动。十五日打醮、监府、出煞,全村人巡游。这时,全村男女老少身着各祠堂统一的服装,排成长龙队伍,沿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高举彩旗,场面壮观。十六日晚,送丁、接丁。上年添丁的家长或生男孩的父亲,敲着锣把灯笼送给新婚的家庭,按结婚时间逐户进行;意思是把丁送到你家,预祝新婚夫妇来年生贵子。

“偷青”摆盆

“偷青”的意义,实际上是采摘蔬菜。在平海,这项元宵节偷青的习俗传承了600多年。元宵当晚,村中年轻人都会成群结队到菜地“偷青”,摘取不同的蔬菜,获得不同的好彩头。

摆盆则是在元宵节后举行,这项民俗活动可谓家家积极参与,户户“争奇斗艳”,村民们用各种食材或鲜花为原料,在大盘子中扎制或摆放成各种各样的景物、动物等,妙趣横生,又令人食指大动。

据悉,村民的“摆盆”还有许多讲究,凡是当年要结婚或生子的青年男子,都要来参加“摆盆”的准备工作。村民们到了“摆盆”这一天,还会大备酒菜,宴请自己的亲朋好友。

吉隆舞龙

舞龙闹元宵是惠东县吉隆镇一项颇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据悉,惠东吉隆舞龙在2007年就已被惠州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被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广东省舞龙之乡”荣誉称号。

2003年版《惠东县志》记载,吉隆镇民间自明末清初以来有舞龙闹元宵的习俗,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传说吉隆过去自然灾害多,瘟疫流行,百姓苦不堪言。有一年元宵节的傍晚时分,天空响起一声炸雷,出现一条巨龙。这一年,吉隆风调雨顺,百姓平安。于是,人们便认为这是祥龙来庇佑吉隆,便在次年元宵节舞龙,祈求风调雨顺。

传说归传说,吉隆舞龙闹元宵习俗的形成与吉隆独特的地理、自然和人文环境有关。吉隆镇位于惠州与汕尾的交界处,以讲客家话为主,先民最早在宋、明时期从福建、梅州迁来。由于民间信仰和宗教理念的推动,形成了在元宵节舞龙闹元宵的民俗。舞龙世代相传,成为吉隆一年中最盛大的民俗活动。

送“阿公出行”

在惠东稔山镇船澳村举行。正月十五这天,村民会把门前屋后、大街小巷清扫干净。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村民抬着五尊帝“阿公”乘坐的五顶大花轿到各村巡游,接受村民拜祭。当日全村人吃素一天,人人洗“大吉水”,远近亲戚朋友都来做客。

此外,元宵节前后,惠州各地民间还有一些规模较大的活动,如:惠东县的安墩镇元宵太平朝会,大岭镇春光村游神;惠城区汝湖镇仍图真君宫巡游;正月十七仲恺高新区沥林镇罗村游会等。

本报记者宫晓磊 通讯员林丽华

新闻推荐

开工忙、招聘忙、出游忙 南方号里的惠州新年新气象

横沥镇黄沙洞村格桑花绽放。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新年新气象,南方号里的惠州也吹来一阵新风。春节后开工两周,南方号·惠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