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改革23项措施破解项目落地“痛堵难” 惠州启动第四轮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致力打造全省获得施工许可时间最短、办事效率最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城市之一
自惠州去年获批成为全省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专项改革的3个试点城市之一后,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的行政审批再传提速好消息。
近日,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下发《惠州市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专项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惠州第四轮投资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正式启动。
根据《方案》,惠州围绕“马上审,审一次”的改革要求,提出6大改革任务23项改革措施,重点在信用快审、分类快审、联合快审上“快起来”,破除制约投资特别是社会投资的各种羁绊,不断提高投资便利化,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其中,企业投资项目设计报建环节的审批时限最快将只需12个工作日,比过去46个工作日最多减少34个工作日。
“本轮改革以加快项目落地为目的,是一次"自我革命"。”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徐毅表示,改革将推动项目审批压力由企业向主管部门转移,精准发力破解项目落地的“痛点”“堵点”“难点”,致力把惠州市打造成为全省获得施工许可时间最短、办事效率最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城市之一。
记者获悉,《方案》的配套实施文件正在走印发流程,改革措施还在制定细化政策中,预计改革新政将于近期落地。
职能转变
政府部门由坐等审批向主动服务转变
改革,尤其是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事关惠州的营商环境、企业的经营成本、社会的发展速度,事关惠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益,事关惠州能否打造成为一流效率城市,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此前,惠州已经进行了三轮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了信用快审、一窗受理、集成审批等改革措施。改革后,惠州的投资项目从土地出让到开工建设的时间,实现了从282个工作日到99个工作日的“瘦身”,惠州投资项目落地效率有所改善。
然而,相比其他先进地区,相比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要求,惠州项目落地仍需“快起来”、再提速。
从全国范围来看,当惠州还对所有项目实行“一刀切”审批模式时,上海已经将项目进行分类,实行不同的审批环节以提高效率;当惠州在设计报建阶段提前办理等4个环节实行信用承诺制时,江门已在规划选址意见书等涉及10个部门的共13项审批事项实施信用容缺办理……
“现在,各地都在苦修"内功"以吸引好项目,惠州要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更亟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徐毅称,在这一背景下,市委决定,要学习借鉴先进城市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经验,“争取在惠州市复制推广”。
为此,惠州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调研组先后赴上海、江浙、东莞、江门等地学习调研,走访企业了解情况,结合省发改委正在开展的“审批最少、办理最快、服务最优”改革工作,制订出台《惠州市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专项改革试点方案》,更大力度地推进企业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本轮改革,惠州以加快项目落地为目的,将政府的职能从审批向服务转变,把坐等审批改为主动提供、主动确认、主动安排,以审代管改为指导、协助和帮助推进。”徐毅称,这无疑是一次“自我革命”,意味着项目审批的压力将由企业向主管部门转移。
改革亮点
信用快审
71项前期报建事项可享“信用快审”
让信用成为最好的通行证,是此次改革的最大亮点之一。
早在2017年,惠州就探索在项目设计报建阶段提前办理、设计方案图审查提前办结、初步设计审查提前办结和施工许可证提前核发等4个环节实行信用承诺制。“这个制度对诚信的企业绝对是利好。”惠州蓝光和骏置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高崇称,受益于信用承诺制,该公司项目设计报建提前至与办理购地手续并行,前期工作节约了28个工作日。
“今年,信用承诺制将由原来只适用于4个环节,全面推广到项目前期报建工作的所有技术审查和行政审批事项。”徐毅表示,只要企业近三年无不良信用记录,其投资项目均是此次改革措施的服务对象。
“这项改革能有效提高审批审查效率,减轻企业的时间、经济成本压力。”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文辉参与了“信用承诺制”改革的专家论证工作。
在他看来,此前项目建设前期审批内容繁多、环节多,涉及的部门也多,审批效率低,成为企业遇到的“痛点”“难点”。“这也是惠州此次深化信用承诺制要解决的问题。”
“这是一个2×2的改革。什么意思呢?就是项目开工前有一些前置审批事项,我们将它分为两类,即行政审批事项和技术审查事项,两类审批事项将分别实施两种改革措施。”市发展和改革局投资科负责人解释,为了实现快审,此轮改革将行政审批事项所需材料分类为主项材料和副项材料,主项材料可用相关文件替代进行容缺办理,副项材料则全部容缺办理。
技术审查事项则分为一般性技术审查和安全性技术审查,分别实施免审告知承诺制和初审告知承诺制。例如,园区内项目或小型项目,其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实行免审告知承诺制,项目业主与受委托的中介机构共同承诺技术报告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审查部门不审即可提前办结。
记者经过梳理发现,在第四轮投资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惠州市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人防许可审批等42项行政审批事项实施容缺承诺制;对29项技术审查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改革。这意味着,改革后有71项前期报建事项可享“信用快审”。
分类快审
三类项目审批提速,最短只需12个工作日
去年,惠州通过大幅度取消、并联、下放审批事项,将设计报建时限压缩到46个工作日。本轮改革中,惠州市根据项目规模、性质,将项目分为园区项目、小型项目、其他项目3种类型,实施分类快审,审批时限分别压缩到12、26、42个工作日以内。
根据《方案》,惠州市分类快审改革有4项具体改革措施,分别为实行园区标准地出让、零条件预审、建立规划刚性约束机制、实行区域评价制度等。其中,零条件预审对工业园区项目和小型项目加快落地有显著利好。
“所谓零条件预审是指符合条件的项目在还没拿到地之前,企业书面承诺后政府部门就可以先予审批,等企业真正通过招拍挂拿到地后,前面预审都有效,部门都承认。”徐毅解释说,这就等于说企业拿到地时,所有部门都已经批文了,企业直接申请报建就行。
联合快审
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推行“只审一次”改革
项目落地流程繁琐一直是困扰企业的老大难问题。“做个测绘,住建来一次,房管来一次,消防来一次,人防来一次。”不少企业吐槽,在踏勘、验收环节也是如此,流程繁琐,企业感觉“有点烦”,难道部门就不能一起来?
困扰企业这一老大难问题将在本轮改革中彻底解决。《方案》提出,要建立部门间联合工作机制,以联合办理为手段,进一步整合优化企业反映强烈的踏勘、测绘、验收环节,实现同阶段事项由一个部门统筹,相关部门同步办理。
举例来说,对验收阶段的测绘工作,在省统一测绘标准基础上,采取“一窗受理、统一测绘”模式,从而减少测绘次数,杜绝重复测绘。
“为做好联合快审改革配套,这次机构改革将不同部门的同性质职能集中到一个部门,为我们改革提效率提供了助力。”徐毅称,以前,因为部门不一样,邀请的专家也不一样,很难统一时间实现联合审查。但机构改革后,审图职能将统一并到一个部门,实现多部门联合踏勘、测绘和验收。“目前,惠州市消防、人防和住建等部门正在酝酿一次联合审查机制,打破各自为政的机制体制束缚。”
记者了解到,除了优化审批流程,此轮改革也将继续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例如,推行“只审一次”改革,将审图流程整合归并为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图两个主要环节,每个环节实施“一家牵头、一口受理、同步审批、限时办结”。
以涉及消防的审批职能为例,按照原来的审图流程,在方案设计阶段时要审一次项目的空间布局,如楼间距等。然后到施工图环节还要再审一次房屋建设的具体结构,如消防设施等。“这就是头审一次,尾又审一次。”上述负责人称,改革后,相关部门将只选择一个环节来实施本部门的审查事项。
创新服务
建立事前咨询服务制度提供“保姆式”服务
为了增强投资项目审批服务的便捷性、高效性和针对性,本轮改革提出建立事前咨询服务制度,包括建立一图导引审批平台、推行窗口首问负责制、建立事前会商辅导制度、实行企业审批事项申诉救济制度、推广首席服务官制度等6项措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立体化的“管家式”“保姆式”服务。
其中,事前会商辅导和申诉救济制度成为关注焦点。根据《方案》,事前会商辅导是指由招商部门组织发改、住建、国土、环保及项目所在地政府,对拟建项目进行从立项到开工建设前的各项审批事项辅导。
“企业能在投资前就明确项目是否符合地方产业政策、城建规划、环保标准等关键事项,从而提高项目落地建设效率。”徐毅说,这一制度适用于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投资总额较大、涉及重大生产安全等投资项目。
而企业审批事项申诉救济制度,指企业在递交申报材料后,如果窗口承办人员认为项目不符合产业政策、城建规划、环保标准等法规政策、技术标准,不予办理相关审批事项,但企业认为应该给予审批通过时,就可以提出申诉救济,部门再视救济事项的内容,来决定由部门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甚至可由市领导来裁决。
“这个制度的初衷是不能让投资项目因小问题而"流产"。”徐毅表示,有些事项,承办人员没有权限处理,可以由高层级的领导协调上一级部门来解决。举例说,某项目需要的环评指标比较多,如果A地方不行,是否可协调到B地方建?又或者协调其他区域的相关指标来进行处理?
徐毅称,相比此前改革,本轮改革放松了项目前置审批,让项目尽快落地,从而激发市场活力。与此同时,改革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部门间网络联通和信息共享,通过探索信用联合奖惩、数字执法、远程执法等举措,建立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实现项目事前审批放松,事中、事后监管加强。
◆企业声音
惠州蓝光和骏置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高崇:
对于投资的企业来说,项目前期准备时间越长,企业要付出的资金成本就越高,收益也会相应减少。提高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审批效率对企业投资发展至关重要,项目落地效率越高的城市对企业来说无疑越有吸引力,不仅能真正减轻企业成本压力,还能大大增强企业投资意愿,从而吸引更多企业到惠州投资兴业。
中骏地产市场报建部总监朱雯雯:
我们企业去年就因为信用承诺很快办理到施工许可证,算是首批享受信用承诺制改革政策红利的企业之一。对政府优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感受深刻。我觉得,改革一方面大大缩短了项目报建前置审批的时间,精简了提交的资料,整个流程走得更顺更快,为企业提供了便利,实实在在地减少了企业成本。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也增强了企业诚实守信的意识,这也是国际认同推行的营商通行规则。如此,惠州诚信社会的氛围更深厚,相信也将吸引更多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前来投资。
◆专家点评
审批制度改革对优化
营商环境有深远意义
“惠州进行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对惠州实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具有深远意义。”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惠州此轮改革推出信用快审、分类快审、联合快审的新措施,符合广东省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捷、公开的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新模式的要求。而事前咨询服务制、只审一次、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时序等做法,瞄准了项目审批流程的“阻点”精准发力提供服务,可以减少企业的困惑、困扰,有助于改善营商环境。
“这次改革的重大挑战是,既要简政放权,又要监管到位。”他建议,政府部门要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打破项目审批中存在的各种“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让信息多跑腿、企业少跑路。企业也要更新观念、严于律己,按照最新工程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不断提升项目建设质量。
他留意到,惠州此轮改革提出健全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建立联合执法制度等事中事后监管举措,“这是有益的探索,在全国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当下,信用联合奖惩促使企业更重视自己的声誉、信誉,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本报记者冯丽均 袁 畅 通讯员张力科
新闻推荐
诸事皆顺意新春乐陶陶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惠州市各地群众欢乐闹新春
市民在惠州西湖游玩、合影。本报记者汤渝杭摄传承了500多年的横河花园大鼓敲起来。本报记者李燕文摄昨日,2019年惠阳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