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大力推进河涌整治 强化科学系统治理,让臭水沟变亲水景观

南方日报 2019-01-18 05:37

扫描二维码,跟人大代表一起“巡河”

微风吹拂下,位于惠城区水口街道的大湖溪沥水面泛起一阵阵波澜。

这里原是一个人迹罕至的荒滩,如今变身成了一个公园——硬底化的沿江道路,路灯已经配置好了,两边是种植不久的绿草地,草地上还有一排排的景观树。不远处,还有装修得古色古香的休憩楼亭和洗手间。

当前,惠州正在大力推进全市的河涌整治,而27条城市建成区内的黑臭水体整治,也正在开展当中。

惠州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期间,南方日报记者与惠州市人大代表刘佳妮、翁伯利一起走访了大湖溪沥和洛塘渠的整治现场,看看这些河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听听人大代表对惠州河涌整治的评价和建议。

大湖溪沥:从鱼塘遍布的荒滩变身休闲公园

“以后,这个片区将增加一个水清岸绿的公园。”惠州市水务集团副总经理陈奇告诉记者。

大湖溪沥,又名鹿江沥,发源地始于惠阳区惠东县交界的迎排石,依次贯穿水口、马安、桥东,最后由文头岭排涝站排入新开河,干流河长32.25km。

随着近年来两岸开发密度加大,河道水质的污染开始变得严重。

2016年12月底,对于大湖溪沥的整治正式开启。从工程图纸可以看到,整治范围位于惠州市惠城中心区东部,东起规划惠福大道,经马安污水处理厂、三环东路、蓝波湾、华罗庚中学,由文头岭排涝站流入新开河,全长4.9km。

“工程主要分为防洪排涝、水质改善、景观美化和道路交通四大部分。”陈奇介绍说。在提高河道防洪排涝功能的同时,通过完善两岸截污管道、景观美化、道路交通等措施,彻底解决大湖溪沥“脏、乱、差”和水污染严重的现状,将大湖溪沥打造成为集防洪排涝、休闲观光、人水和谐、亲水宜居的生态河流。

“从眼前看到的水体、绿植,和正在建设的工程项目来看,大湖溪沥的整治效果是明显的,不仅改善了水质,而且也为当地居民增加了一个休闲的公园。”翁伯利说。

惠州其他一些河涌,也在发生改变。

“又黑又臭,苍蝇满天飞。”回想起一年多以前还没开始整治时,惠城区水务局总工室主任李金山对洛塘渠的污染情况记忆犹新。近年来,水口片区快速发展,居民住房、产业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但由于一开始缺乏排污口的设计,管道等建设没有跟上,不少房子建好后,生活污水等都直接排入河道,给洛塘渠带来了显著的污染。

从2016年3月起,惠城区决定对洛塘渠进行“改头换面”,投资7.36亿元重点整治该河涌,让臭水沟“脱胎换骨”成亲水景观。预计,到今年4月,该河涌的整治主体工程将完工。未来,还将在河涌里种植水草等,进一步完善水下生态,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市人大代表:河湖水变清是市民最直观的期待

生态宜居是一流城市不可或缺的品质。要不断补齐生态短板,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才能推动惠州高质量发展。

实际上,河涌特别是黑臭水体能否如期整治并实现预期目标,对提升一个城市的容貌、市民的幸福指数都有着显著意义。

河涌、湖水的整治要达到怎样的成效才能符合市民的期待?在刘佳妮看来,市民最直观的期待,便是希望看到河湖水变清澈了,能产生到河湖周边散步、亲水的欲望。

“目前,一些河涌的水质有了改观,不过后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刘佳妮说,比如洛塘渠,后面还要继续种植花草、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等,从目前的规划看,都已经考虑到了。

“河涌整治的关键还是在于持续加大政府投入。”在翁伯利看来,河涌整治需要长期投入,也需要科学的方法,要改变过去重视景观而忽视水质的提升、重视污水处理设施而忽视管网建设、重视前期建设而忽视后期管理等问题。

针对发现的涉及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市住建局负责人表示,将进行督查督办,全力加快黑臭水体整治进度,确保在2020年底前,消除90%以上黑臭水体。

翁伯利认为,河涌整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做好环保建设,还要做好环保执法等工作。“只有全面科学系统处理,才能真正保证水清岸绿。”他说。

南方日报记者叶石界

新闻推荐

补偿式运动或致身体损伤 上班族周末高强度健身靠谱吗?运动医学专家提醒 黄婷

运动养生已成为年轻一族的假期主要活动。本报记者周楠摄钟浩博。本报采集办公室、格子间,上班久坐,是大多数上班族的新常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