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东江:寻找水脉与文明的源头
河源绿水篇②
冬的夜幕降临时,江水映照天空,在昏暗的汀渚间显得特别亮。一艘渔船划着水线经过。
空气清新的东江边,散步的人很多。因为沿江边的亲水步道很长,人们走过的有新丰江、东江。
河源人对东江和新丰江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是河源人的母亲河,它们灌溉了河源的土地,哺育了世世代代的河源人。在新造未集之时,河源人便依江而居,渔猎、躬耕,开启了最初的文明。
有专家认为,东江流域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东江文明,是岭南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第一章东江河探源
众说纷纭
2003年江西科学考察组勘查东江源头
东江为珠江流域的四大水系之一。东晋时期称涅水(上期误作“湟水”),隋称循水,唐称循江、河源水,宋称龙川水,宋以后始称现名。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一三二五卷记载:“龙江,今谓之东江,其源一出安远东160里之寻邬保,一出安远南四十里之三百坑。”
东江在广东省龙川县合河坝以上有两个源头,一为寻乌水,一为安远水(又名定南水、九曲河,广东《珠江志》等称贝岭水)。
对于这两个源头,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说法。
程宗锦在《东江源考察记》一文中如是介绍,寻乌水:《清史稿》“出寻乌堡新窖路山”;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称“寻乌水从桂岭山盘古隘一带山地发源”;《中国水系大辞典》称其“源出安远、会昌、寻乌三县分水岭南侧”;《寻乌县地名志》记载为“寻乌河,发源于三标公社新告路南坑山”;《寻乌县志》则说“寻乌河,发源于长安乡三桐村下畲水”;《珠江志》的记载是“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的桠髻钵”。
定南水:《清史稿》称“三百坑水出三百山,西南流入定南”;《安远县志》曰“镇江河为常流河,古称三百坑水……其源发三百山”;《安远县地名志》则称其“发源于凤山公社三百山及寻乌县鸡笼(基隆)嶂”;“贝岭水(又名安远水),发源于江西安远县大岌崠”;《江西省水利志》则说“定南水发源于寻乌县境西北大湖崠山岭间”。
2002年,由江西省人事厅牵头,成立了由江西省科技厅、人事厅、水利厅、林业厅、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测绘局、水文局、遥感中心及赣州市水文局、寻乌县等部门专家参加的东江源头科学考察小组,于2003年1月起,深入东江源区考察,于2004年3月最终考证确认,东江的发源地为桠髻钵山,位于东经115°32′54",北纬25°12′09″,海拔高程为1101.90m。
东江的广义源头,即接近桠髻钵山顶的槽流曲线与波流曲面交汇点,位于东经115°32′53″,北纬25°12′07″,海拔高程为1055.40m。东江的狭义源头,即常年都有泉水流出的地下水源头,位于东经115°32′56″,北纬25°12′04″,海拔高程为959.44m,考察小组认定它为“东江源”。
考察小组认为,寻乌水为东江的干流,长153.5km,流域面积2704.0平方公里,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三标乡三桐村的桠髻钵山南侧,源河为三桐河,流人水源乡后称水源河,流入澄江镇后称澄江河,流入吉潭镇后称吉潭河,至文峰乡石角里附近接纳马蹄河水后始称寻乌水,呈东北一西南流向,至龙川县合河坝汇入安远水后谓东江,在广东省境内全长435km,平均坡降0.55%,流经龙川县、河源市、紫金县、惠阳县、惠州市、博罗县,至东莞市的石龙镇分为南北水道,注入狮子洋。
定南水是东江的支流,长141.5km,流域面积2389.8平方公里,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三标乡湖崠村的基隆嶂东侧,源河为野湖水,接纳上下坝水进入安远县后称大山河,经东风水库至风山乡五凤围附近接纳观音河水后称镇江河,流入定南县后始称定南水。定南水流至合河坝后流入东江,1973年,在两河汇合处建成枫树坝水库,为广东第二大水库,第一大水库是新丰江水库,又名万绿湖。
东江支流很多,较大支流有5条:东水、新丰江、和平水、秋香江、淡水河(1930年《东江水源林调查报告书》),其中有4条支流在今河源境内。
千年哲思
江畔何人绕江行
“清清的东江水,日夜向南流。”歌唱家张也演唱的一首《多情东江水》,抒发了人们对东江的满心感激。江河的景色,总能陶冶人的性情,拓展人的胸襟。
“堪舆斡旋理与气,妙运乾坤人莫拟。土形水脉相流通,河岳钟灵非偶尔。”(萧光何)“天开地辟有山水,人得其秀莫可拟。人非山水弗钟灵,山水非人亦从尔。”(江祖雒)明清时期河源邑人或外来为官者常吟咏河源山水,对河源山水有很多的赞扬。
打开市国土局于2017年编制的《河源市地形图》,可以看到,东江自江西流入境内后,流经了贝岭、黎咀、黄石、东水、四都、老隆、佗城、柳城、蓝口、黄田、义合、仙塘、东埔、上城、临江、高埔岗、埔前、古竹等镇与街道办事处,长193.6公里。
江边总是人们爱到的地方。在市区的东江之畔,约于2010年就修筑了一条蜿蜒江边数公里的自行车道,常见人们骑着酷酷的单车一阵风似的驰过去,留下一串清脆铃声。
在伏案之余,我也常于傍晚移步江边,于蓝色天穹下,经行草间竹间树间,江风扑面,花香袭人,时或郁结的心,骑行时总觉得无限畅快。
东江畔多竹,细竹,粗竹,金竹,节疏的,节密的,密密层层,碧荫匝地。驾车在东江边的高速公路上疾驰时,也总能看见密密的丛竹。这些竹,常被江畔人家就地取材,制作各样的竹器。
江边自行车道旁植有松树,有夹竹桃,鸡蛋花树,柳树,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的树木,“树色阴阴见”。过了胜利大桥,景色忽地一变,是一片长而阔的草地,新种的草皮与细柳,无高楼之碍行云,无车声之乱清听,举目四顾,惟见阔大天穹和河对岸的青山、褚色的河职院。
停车游目,江水沦涟,夕照余晖落至江上层云,又折射落江,沉沉的青碧的江水,平添了橙亮的颜色,辉映着长满长草的浅汀沙渚,只觉处处是画。
在江边游走的人们,在山光水色的熏陶下,或发了诗兴,或欲穷究物理,发而为诗、衍而成文,颇有可观。或直是一些想法,记下来,也颇有趣。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居住在东江边的人和江上的人,靠着这条水路,发展了东江航运,一水兴百业,造就了河源、老隆等东江重镇,也铸就了东江两岸人民求真务实、重义轻利、崇文重教、勤劳包容的性格。
第二章东江文明探源
沉睡千千万万年
东江流域发现的古动物群化石与古人类
距今6500万年以前,河源是恐龙的乐园。恐龙灭绝后,在古河源大地上,幸存的生物仍在继续生存、进化、演变。
2000年7月,在距东源县城约60公里的上莞镇五石山东坡山腰处,考古专家发现了河源地区第二处第四纪动物群化石。因山下有一座早年已毁废的明清时期的必寿寺,这个发现了古动物化石群的洞穴便称做必寿洞。
在必寿洞尽头的南壁含动物化石的堆积里,考古专家发现了6目12种的动物种属,其中东方剑齿象、大熊猫洞穴亚种、最后斑鬣狗、华南巨貘、中国犀为灭绝种,其余都是现生种,其中有华南虎、野猪、水牛、犬、鹿等。
“这一动物群化石,与马坝人动物群化石比较接近。”时任广东文物考古所副所长、研究员邱立诚说。
从地质学上说,东江流域在两亿年前中生代就发育于东北一西南走向的断陷盆地中,即被流水侵蚀、削低了山地。流水沿着这些夷平面两侧下切,把处于这条断裂带上的河源、灯塔、龙川等盆地切穿,并连贯起来,形成东江干流。因古生代地层分布广,河谷得到充足时间扩展而变得宽广,尤其下游河段,河床覆盖层深厚,有利于垦辟,因此文明产生也就较早。有江河就有水,有水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就有人类创造的文明。这是远古时代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紧密依存的客观规律。(《近现代东江社会变迁研究——以惠州为中心》)
在东江流域的灯塔一带及龙川县老隆地区,曾发现一些零星分布的砾石打制石器——这明显是古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其中二级阶地年代与必寿洞化石动物群的年代大致吻合。
嘉应学院政法学院教授刘向明认为,从这些发现来看,“不可否认地存在着由西向东的水网通道。无疑,东江是这条水网通道中的重要一环。”他认为,这由西向东的水网,即西江—珠江—东江—龙川(水陆转换)—梅江—韩江—汀江(《客家河源》,房学嘉等主编)。
2003年,粤赣高速公路延至连平大湖。省考古专家在勘探时发现高栋遗址,此遗址为古人类在此烧制陶器的窑址。其文化内涵显示,相当于曲江马坝人(石硖遗址)第二期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偏早阶段。
同样是因为粤赣高速公路施工,考古专家在和平县城10公里处的鹅塘村发现新石器时期墓葬,出土了三足盘、釜形鼎等夹砂陶器,与曲江马坝石硖墓地出土器物相同,属于石硖文化遗存。
从这些深厚丰富的文化堆积中,考古专家认定,古河源大地上,自新石器时期至商周时期,这里曾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古人类部落活动之所。
历经几千万年的沧海桑田后,在距今大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莽莽苍苍的古龙川大地上,一群古龙川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经过漫长的对自然界的初始探索后,他们披上用纺轮、麻丝简单织成的布帛,寻找各种能吃饱肚子的食物。他们花费大量时间,将石块打制成所需的形状,有意识地建造固定的房屋,有的住进了半地穴式房屋。
先民们将死者放在长方形竖穴坑墓里,放了一些日常用品让死者享用,并对死者进行祭祀,留下了许多红烧土块和陶片。
数千年后,这些古龙川先民的古墓葬被发现。这就是龙川登云荷树排新石器时期古墓群,共有17座。
在龙川发现的新石器时期遗址有10多处,其中较重要的有佗城塔西村坑子里、佛子哥、龙母坪等遗址。在和平三角山遗址,陆续发现“米字纹陶类型”文化遗存。米字纹陶是战国中晚期越国贵族使用的器具。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显示,整个东江水系的考古调查,发现代表东江文明的古遗址河源地区138处、惠州地区10余处、东莞10余处、深圳10余处,仅和平县确认的代表性古遗址就有116处,标识东江文明起源的早期古代遗址(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占了95%,集中分布在和平县东江两岸,大坝镇的丘陵小盆地更是古代遗址的集中分布区(先秦遗址40余处)。和平县这116处之多的先秦遗址,又占整个东江流域古遗址的75%。
“从资料上看到,整个河源地区的古遗址就有138处之多,我非常震撼,特别是先秦时期的遗址,这对整合和重塑东江文明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东江文明记忆的很重要的部分。”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麻国庆于2010年在和平县举办的“东江文明与地域文化研讨会”上如是表示。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书记、著名人类学家周大鸣过去20年都在研究一些和流域相关的以及流域族群互动的课题,其中之一是珠江文明与族群互动的研究,但珠江文明的研究尚未广泛进入学术视野或者说世人关注的焦点。他认为,东江流域是珠江的三大支流之一,和西江、北江共同构成珠江水系,东江流域的族群与文化,也成为珠江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专家认为,东江流域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东江文明,是岭南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很深的内涵。狭义地讲,东江文明是指分布于东江两岸的人类早期文明(新石器时期到春秋战国前),广义地说,东江文明从内涵上,包含了东江流域史前文明和秦汉以后的文明(特别是东江客家的文化特质和区域分布)。
东江流域考古
佐证青铜时代与方国文明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认为岭南东周时期曾出现过青铜时代。
广东文物专家何纪生将广东青铜文化分为三期,认为“大约从春秋开始(即夔纹陶阶段)进入青铜时代,至战国晚期又将铁器运用到生产中……大约从春秋晚期开始,广东地区——首先是西江、北江、东江沿岸和广州附近地区,逐步踏进了奴隶社会的门坎”。
东江流域发现过古城的遗址。和平、龙川都曾发现过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文化遗存,这些可以说是考古学上的证据。对此,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谢崇安表示,因历史文献的记载极为有限,要揭示当时岭南先秦百越方国的起源发展情况几无可能,只能依靠考古的新发现。迄今为止,在北江、东江、西江诸流域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文化遗存已不算少(如和平城郊龙子山、龙川、始兴旱头岭、乐昌对面山等地),这为复原先秦时期岭南的百越方国文明提供了依据。
什么叫方国?方国或方国部落是指中国夏商之际的诸侯部落与国家。源于商朝晚期的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卜辞,卜文中多以“X方”的形式称呼这些部落国家,所以称做“方国”。
1992年,苏秉琦先生提出用“古国—方国—帝国”的概念来揭示早期国家起源的形成过程。他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提出:“岭南有自己的夏商周,是秦统一的基础。南越不是后来产生的,秦汉设郡以前是古国和方国。东江、西江都有古城的大遗址。”
谢崇安认为,在不断取得考古新发现的基础上,对东江流域及其邻近地区的岭南先秦文化遗存作进一步的区系类型和分期研究,考证出这些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的源流谱系,就能为重现岭南的百越方国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参考资料:《近现代东江社会变迁研究以惠州为中心》《东江探源》《广东省东江流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等)
新闻推荐
地铁“蛤地站”报站更正为“Gedi”站 普通话别再念成“Hadi”站了留心也别下错车
车站、站牌的“蛤地站”注音标识都改过来了。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谢英君摄影报道)“蛤地站”——来,我们一起念:“Ge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