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干事创业激情抢抓机遇创一流 市领导以党代表身份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展开热烈讨论
昨日下午,参加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第四次会议分组讨论的市领导,以党代表的身份,围绕党代会报告展开热烈讨论。市领导们纷纷表示,要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目标要求,点燃干事创业激情,从更高层面谋划高质量发展,推动惠州大踏步迈向一流。
抢抓机遇从更高层面谋发展
市党代表、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王开洲说,报告对于惠州发展的描绘非常贴切,找准了目标定位,透视了惠州的心态,真正看到惠州发展的内在活力和青春表现,听了以后让人感觉非常振奋。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必须从人才、实力、生活品质等多方面入手。与国内一流城市相比,我们还要在营商环境、社会服务、社区治理上着力改善。推进惠州改革,要敢于求新求突破,从更高层面谋划发展,抢抓机遇,寻找出路,实现突破。
市党代表、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闫宝璋说,报告政治站位高、思想导向好、目标任务实,为党员干部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中如何发挥作用、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大会战中应具备什么样的精神面貌指明了方向。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好带头作用,打破思想“枷锁”,破除“迈小步”保守意识,共同努力把惠州建设好。要尽快完善新机制,既符合客观实际要求,又鼓励各级干部大胆干事创业。对于一心为惠州谋发展的党员干部,要在严守纪律和法规的前提下保护他们,鼓励他们放下包袱,点燃干事创业激情。
市党代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建斌说,报告很好地回答了什么是国内一流城市,以及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标准和要求,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集聚了全市争创国内一流城市的动力。惠州企业家要解开束缚,放开手脚,以改革开放精神继续为惠州实体经济发展作贡献,为惠州市打造国内一流城市奠定良好基础。惠州市将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沉下心真抓实干,打造一流的实力、环境、人才和生活品质,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实力,为惠州发展增加新动能,开创惠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市党代表、市委常委、秘书长、市政府党组成员刘小军说,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以来,惠州市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主题,以争创国内一流城市为目标,以激发惠州干部队伍工作激情和效率为主线,营造了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当前,惠州市顺利平稳高效推进了机构改革,敢于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力戒形式主义,让干部沉下心来抓工作。报告对新一年工作谋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极大地激发了全市上下求发展、促改革的潜能、动力和合力,推动惠州高质量发展。
树立变革信心让惠州快起来
市党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华贵说,报告振奋人心,符合惠州实际,回应了省委赋予惠州的新使命、新任务。在如何点燃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重塑惠州城市基因上,提出要涵养四种心态,找准激发四个“力”,观点精准,真正点燃了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激情。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变革的信心和决心,努力干事创业,让惠州快起来,以奋斗的姿态迈向国内一流城市。
市党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力强说,争创国内一流城市就是要点燃激情,提升动力,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惠州要真正走在全省前列,要有一支能干事创业的队伍,发挥良好基础和资源禀赋两大优势。
市党代表、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高诚苗说,报告解读了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整体概念、理念和要求,概括起来就是扎扎实实干、认认真真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树立平安稳定、积极向上、真抓实干的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融入惠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市党代表、副市长林洪说,报告提到要打破思想“枷锁”,破除“迈小步”保守意识,“大踏步”奋起作为,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的大转变,非常契合惠城区实际。惠城区党员干部要切实发挥“长子”的作用,带头走在前面、率先发力,要解放思想,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破除思想藩篱,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勇于创新。
市党代表、市政协副主席、秘书长罗庆云说,建设国内一流城市,要集聚一流人才,要破除“迈小步”的保守意识,以朝气蓬勃的拼搏精神,敢想敢闯敢干、敢于打破“蜘蛛网”,千方百计推动惠州发展。要把会议精神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提速,以“岭东雄郡”的魄力,推动惠州文化基因重组提升,激活一切有利于惠州发展的要素。
市党代表、市政协副主席黄志忠说,惠州市要围绕“四个一流”的目标制定相关指标和测评体系,对标国内外一流城市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存在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全市干部要好好干起来,克服被动和怕事心态,激起思想的火花和干事创业的浪花。各县(区)要分解制定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的目标、指标、方案、措施,更好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市党代表、市政协副主席王细波说,报告明确透露出改革不但要再出发,还要再提速的理念,市政协将继续积极组织开展各种专题调研活动,为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献计献策。
市党代表、市政协副主席詹小东说,报告的核心是真抓实干、关键是改革开放。惠州拿出了很多实招,使碍手碍脚的“蜘蛛网”越来越少,要按照报告提出的方向,再鼓劲、多加油,尽快跻身一流。
统筹 本报记者戴 建
采写 本报记者戴 建 游璇钰 邱若蓉 陈春惠 张 斐 李向英 冯丽均 周 觅 董智媛
新闻推荐
隆生大桥及相接道路主线明日通车 是惠城区内第五座跨东江桥梁属特大桥梁,将有效缓解“过江难”问题
与隆生大桥相接的江东一号路。隆生大桥全长1170米、宽44米,设计双向8车道。本组图片本报记者汤渝杭摄隆生大桥开通在即,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