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经济普查员 摸查惠州“家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启动,1至4月手持移动终端PAD入户调查登记

南方都市报 2019-01-04 07:22

[摘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启动,1至4月手持移动终端PAD入户调查登记

关注南都APP

惠州大件事

查看更多

惠州读本报道

南都讯记者蔡雯1月1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以下简称“四经普”)正式开始入户登记工作。昨日上午,惠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组长胡建斌深入企业检查指导经济普查入户登记工作,并看望慰问一线的普查工作人员。

胡建斌一行先后到惠州市华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市盈科(惠州)律师事务所,实地查看企业生产情况,仔细查看经济普查登记资料,并向现场普查人员深入了解入户登记相关工作情况。胡建斌要求,要进一步加大经济普查宣传力度,让广大普查对象充分认识到经济普查的重大意义,积极配合普查人员开展工作,依法如实填报普查信息;普查人员要严格依法依规,认真、细致、热情,扎扎实实把每一项指标填实、填准,保证登记数据质量,履行保密义务,确保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圆满完成。

据悉,本次普查登记时间点为2018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8年度资料。2019年1至4月,全市近6000名普查工作人员将佩戴普查员证或普查指导员证进行入户调查、登记,涉及有效市场主体46.9万个。

“我们会手持移动终端PAD深入全市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对企业基本情况、运营状态、行业类别、机构类型、登记注册情况、从业人员情况、主要经济指标、能源生产与消费、生产能力、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等全面开展经济普查入户登记工作。”惠州市经普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意义

胡建斌:摸清“家底”,助推惠州高质量发展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正式启动,这次经济普查对惠州而言有何意义?“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以来,惠州经济社会发展发生重大变化,惠州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经济普查对惠州经济进行一次全面盘点,对摸清惠州经济发展现状,更好地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惠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组长胡建斌说。

惠州是全省最早成立市级普查机构的市

胡建斌表示,“四经普”是国务院组织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大工作,惠州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去认识、推进“四经普”工作。同时,“四经普”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做好“四经普”工作意义重大。

胡建斌介绍,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四经普”工作,去年初,惠州就将“四经普”工作列入2018年政府工作要点,作为政府重点工作督办推进;同时,市政府领导多次主持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市长刘吉还与各县(区)、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了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全力推进。

“惠州是全省最早成立市级普查机构的市,也是全省第一个全面完成市、县、镇三级普查机构组建的市。”胡建斌说。

家底“大盘点”涉及近50万户经济单位

《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中国每五年进行一次周期性经济普查。此前,2004年(2003年因“非典”推迟了一年)、2008年和2013年先后开展了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与以往三次经济普查相比,本次普查又有何特殊之处?胡建斌介绍,本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调查惠州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了解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产业形态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摸清全部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状况和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查实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产品产量、服务活动,全面准确反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培育壮大、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新进展。

“第四次经济普查的目的更加明确、内涵更加丰富、普查的表种和填报指标也较以往普查增多。”胡建斌介绍,2018年惠州搭建了机构、制定了方案、选训了人员、开展了宣传发动,七县区同步开展了综合试点。在此基础上,2018年9-11月,全市组织开展了“地毯式”单位清查。通过全市各级普查机构和近6000名普查“两员”的辛苦努力,惠州共清查单位及个体总数53.9万户,剔除注册未经营、关闭注销等单位,有效市场主体总数46.9万户,居全省第5。而从增量看,有效总数比“三经普”增长55.9%,增幅居全省前列,清查结果与惠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一致。这一系列工作为正式普查登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知多D

“四经普”查什么

据介绍,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惠州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具体范围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

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普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人员工资、生产能力、财务状况、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能源消费、研发活动、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交易情况等。

新闻推荐

送棉衣棉被

2018年12月30日最低温度6℃,最高温度13℃。惠民·新力救灾救助服务队5名队员走访了桥东、桥西、沙田、妈庙、黄鱼涌等地,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