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发病急,发病群体年轻
为保健康多运动。
年关聚餐多 注意防痛风痛风发病群体年轻化,多与年轻人爱吃快餐、爱喝饮料等有关常保强。
多吃蔬菜防痛风。
元旦假期刚过,春节脚步临近,亲朋好友、同事之间花样繁多的聚餐成了这个时候的主题。我们在大饱口腹之欲的同时,也要提防痛风来袭。痛风之“痛”,切勿大意。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区主任常保强就哪类人群是痛风易发群体、痛风的前兆以及如何缓解痛风发作频率、痛风患者的饮食与运动禁忌做出了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据介绍,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类疾病,属于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后引起血液中尿酸含量增高所致,往往因过多进食水产品等含嘌呤高的食物而诱发。痛风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类型,各个年龄段均可能罹患该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痛风患者经常会在夜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发病急,关节部位出现严重的疼痛、红肿和炎症,活动受限,最后影响日常生活。
常保强指出,痛风的高发年龄是40至50岁。近年来,我国的痛风发病群体越见年轻。年轻人患上痛风与饮食结构改变比如爱吃快餐、爱喝饮料等有关。俗话说病从口入,高嘌呤饮食的人往往容易得痛风,例如居住在海边、每顿都吃海鲜的渔民,如广东区域爱喝老火汤的人群,或者贪吃肉类、无肉不欢的,又或者爱喝含果糖高的饮料;经常酗酒的人,也更易患痛风;此外,还有肥胖的中年男性,尤其是不爱运动、进食肉类较多、营养过剩的人。私企老板、业务员等较多外出就餐的,容易暴饮暴食,增加痛风的机会。脑力劳动者由于运动量较少,也比体力劳动者更易得痛风。
高尿酸是痛风前期,控制饮食很重要
“痛风的本质原因是体内尿酸水平的升高,造成了尿酸盐在关节和肾脏部位的沉积。”常保强表示,通常来说,造成痛风的主要原因有饮食原因,比如吃了太多的肉类和海鲜,畅饮了过多的啤酒之后,人体的尿酸水平升高,就可能造成尿酸盐沉积。其次是肥胖,肥胖导致的后果是体内尿酸的增加,肾脏无法彻底清除多余的尿酸。再次是服用某些药物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还有就是家族病史,如果家属患有痛风,那么患病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通常饮食状态下,2次采集非同日的空腹血,以尿酸酶法测定血尿酸值,男性高于420μmol/L者或女性高于360μmol/L者则是高尿酸,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前期。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痛风是“终生疾病”,防治关键是控制饮食。
据悉,在痛风疾病管理中,饮食管理为重要环节,通过饮食控制管理可使人体血尿酸水平下降10%~18%,与降尿酸药物一同发挥降尿酸的作用,可以减少痛风的复发,预防痛风石及各种伴发疾病的发生。饮食管理是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治疗的基础,与药物治疗相辅相成。良好的饮食管理不仅能够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次数,更能改善患者整体的健康状态。
温馨提醒
痛风患者要低嘌呤饮食
常保强建议,痛风饮食的原则为低嘌呤、低蛋白、低脂肪、低热量饮食并多饮水。同时应禁酒,合理选择烹调方式与调味品,减少果糖的摄入,坚持低盐饮食。
1、过多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会增加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易感性。急性痛风患者应选用低嘌呤膳食,嘌呤量应严格控制在每日150毫克以下,缓解期可适当放松,但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海鲜、豆类等) 仍应禁忌。
2、痛风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量,肾功能不全者,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酌减。蛋白质供给应以植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可选用牛奶、鸡蛋;由于嘌呤易溶于汤中,各种肉汤嘌呤含量很高,需将瘦肉、禽类经煮沸后弃汤食用。
3、一般脂肪摄入量建议控制在每日40~50克,应选用含脂肪少的鱼肉、兔肉、鸡脯肉、鸭胸肉等,选用植物油而不用动物油,并采用少油的烹调方法。
4、经常性食用新鲜蔬菜是痛风发病的保护因素,因此应保证足量的新鲜蔬菜,每日应达到500g或更多。
5、饮水过少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危险因素,而大量饮水不仅可以减少痛风发作风险还可减轻痛风症状。充足饮水(包括茶水和咖啡等),每日至少2000mL,以保证尿量,促进尿酸的排出。肾功能不全时水分宜适量。
6、含糖软饮料中富含果糖,饮用后果糖经过体内代谢形成尿酸。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饮用会加重尿酸代谢负担。因此,含较多果糖和蔗糖的食品及饮品建议限制食用。
7、饮酒可能增加痛风发作风险,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诱发痛风。
“痛风目前尚不能根治,控制急性发作,饮食因素很重要。临床工作中医师大多特别关注痛风患者不能吃什么,而忽视了吃什么有益,对于一些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的保护因素未予重视。”常保强强调,由于大多数病人缺乏对痛风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尤其是缺乏饮食方面的相关知识,因此不能积极配合治疗,最终影响疾病转归。
新闻推荐
新白广城际铁路建设有序推进 广园快速路特大桥跨广惠高速公路段顺利合龙
合龙后的广园快速路特大桥跨广惠高速公路段。本报讯(记者钟林威通讯员陈利华刘升文/摄)记者从中铁十一局一公司新白广城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