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创业团队瓜分22万元奖金 创青春·惠州大亚湾区青年创业大赛决赛开赛
团市委书记刘航宏为获得一等奖的“人工智能建筑装饰垃圾分拣机器人”项目颁奖。本组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匡湘鄂 摄
“创青春·惠州大亚湾区青年创业大赛”参赛队伍路演。
东江时报讯 昨日,“创青春·惠州大亚湾区青年创业大赛”决赛在大亚湾举行,来自粤港澳台10支青年创业团队角逐22万元奖金。最终,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参赛项目——“人工智能建筑装饰垃圾分拣机器人”脱颖而出,荣获此次大赛的第一名。
吸引全国103个创业团队参加
据了解,2017年10月,大亚湾区启动“创青春”系列活动,包括“船长计划”“引航计划”“出海计划”三个阶段。“创青春·惠州大亚湾区青年创业大赛”是第三阶段“出海计划”的重头戏,主题为“创新引领时代,创业改变未来”,意在通过大赛激发青年创业热情,形成良好创业风气,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实现大亚湾区招商引资新突破、营商环境再优化、广开渠道聚人才,最终促进大亚湾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了解到,“创青春·惠州大亚湾区青年创业大赛”自启动以来,吸引了粤港澳及台湾、陕西、湖北等地103个团队报名,其中惠州60个、西安13个、广州11个、汕头6个、东莞4个、武汉4个、深圳3个、香港1个、台湾1个。通过专家组认真公正地评审,共有20个团队成功晋级复赛。
12月11日,复赛在惠州市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举行,最终,“菜篮O2O生鲜配送”“BIM人才培养计划——教育及工程协同云平台”“人工智能建筑装饰垃圾分拣机器人”“加油站埋地双层油罐光纤传感器及监测系统”“新一代创新型自动售货机”“世家生态圈”“续蓝工坊”“一站式数字化个性义齿定制”“AI培训:赋能企业智能化转型”和“依衣不舍”等10个项目进入决赛,共同角逐总奖金22万元。这些项目涵盖供应链、数据引擎、AI等前沿热点。
10个决赛项目共获22万元奖金
在昨日的决赛现场,10支参赛队伍按照“5分钟路演+3分钟答辩”的模式进行决赛,通过5分钟路演和3分钟评委提问,由专业评委从创新性、商业前景、团队架构等多个维度进行第一轮评分。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的第二轮投票中,别出心裁地邀请了特邀评委一齐参与,包括风投机构负责人、国内知名创业成功人士等,挖掘项目亮点,与参赛项目面对面点评指导,现场开启头脑风暴,以团队总得分,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项目奖。
最终,“人工智能建筑装饰垃圾分拣机器人”突出重围,获得比赛一等奖,奖励10万元;“AI培训:赋能企业智能化转型”和“续蓝工坊”获得二等奖,分别奖励4万元;“新一代创新型自动售货机”“加油站埋地双层油罐光纤传感器及监测系统”和“世家生态圈”获得三等奖,分别奖励一万元。其余四个项目获得优秀奖,每个项目分别获得3000元。大赛还评选出“网络最具人气奖”,这一奖项被“加油站埋地双层油罐光纤传感器及监测系统”获得。
据了解,上述获胜团队可优先入驻惠州市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大亚湾科技创新园(国家级)精细化工专业孵化器,免费参加创业政策、创业融资、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业培训,享受创业指导专家提供的“一对一”创业辅导;条件符合的可享受大亚湾创业就业若干扶持政策,给予税收、租金、场地、融资等配套政策支持等后续服务。
获奖项目
机器人会分拣
建筑装饰垃圾
获得大赛一等奖的“人工智能建筑装饰垃圾分拣机器人”项目是由香港科技大学土木环境方向的博士专家带队研发的,其负责人马骏介绍,这是一款基于深度学习、多传感器融合、3D模型构建技术等核心技术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目前城市建筑垃圾一般是填埋处理,这个机器人就是利用"瓦力"代替人力,分拣出的有用的垃圾重新利用,废物则进行环保处理,为解决城市"垃圾围城"困境贡献力量。”马骏说,这款机器人能够识别、分拣出金属、木材、石头等不同材质的建筑装饰垃圾,目前已制作出机器人成品并正洽谈厂商。
传统蓝染工艺
焕发新生命力
“续蓝工坊”项目是由一群来自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创新研发的,该项目获得大赛二等奖。其主讲人李美慧介绍,蓝染是客家人的传统工艺,目前惠州一些偏远山区还有人在传承,她们是将这种古老的传统工艺结合现代审美进行设计,进行个性化、定制产品及体验消费,同时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销售。
“"蓝染"是用纯植物提取的染料,没有污染,且不会让人的皮肤过敏,绿色环保。蓝染工艺染的布料可以做服饰、家纺,还可以做室内软装,而且我们还会将工艺与民宿、旅游体验结合起来,相信会有市场。”李美慧说,目前其团队正在与惠州一些场所洽谈,作为实体店和体验场所。
本组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匡湘鄂
新闻推荐
南都12月24日报道。马上追被点名单位:罗湖区桂园街道办事处综合部惠州大亚湾公证处75分及格响应速度20分理由:南都记者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