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湖湿地风韵水乡
夕阳下,湖面、晚霞、白鹭与绵延的博深高速公路、电线铁塔构成一幅美丽风景画。
博深高速公路从潼湖湿地经过,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湖水清澈引来垂钓者。
傍晚满载归来的渔民。
白鹭在湖面欢快地飞翔。
航拍潼湖湿地。本版图片 本报记者李松权 通讯员杨婉琳 摄
宽阔的湖面一览无余,夕阳西下,投下一片霞光,随着水波闪闪发亮。渐次往东,水面天空倒影,由红变橙,到淡红、淡蓝、深蓝……画面从水彩画渐渐化为水墨画。
湖边有几个小岛,树木繁茂,是鹭鸟理想的家园。黄昏时刻,鸟儿成群结队回巢,绕着小岛悠闲翱翔。岸边几个垂钓人静静地守候鱼儿上钩,旁边的桶里已有不少收获。远处,一叶扁舟缓缓滑向岸边……
这是记者日前采访时在潼湖平塘看到的美景。这样一幅颇具水乡风情的生态画面,得来其实不易,背后饱含市委、市政府和仲恺高新区、潼湖镇长期坚持大力治理水环境的努力。
潼湖湿地位于仲恺高新区西部,西邻东莞,北连东江,是广东省最大、最典型的内陆淡水湖泊湿地,总面积约55.5平方公里,其中天然湖泊面积约30平方公里。平塘湖是整个湿地的核心,湖泊面积6.1平方公里。潼湖湿地包含了4种湿地类型:湖泊湿地、河流湿地、基塘湿地和水库湿地,适宜的气候和多样性的地貌,使这里成为候鸟的天堂,每年有近百种鸟类在此停歇栖息。
这样一块生态明珠,过去由于生活污染、养殖污染等,尤其是注入河涌的污染,造成潼湖湿地水质长期不达标,处于劣五类。水面生长的大片水浮莲使平塘成为“大草原”。
潼湖湿地的污染引起惠州市各级政府的重视,系列整治行动开始打响:
2015年,惠州市联合驻地部队全面清理流域内的非法养殖场,此后清理行动纳入常态化工作;
仲恺高新区连年打响生态整治战役、生态环境提升战役、水体整治攻坚战,不断整治区内河涌,从源头减少潼湖流域的污染;
潼湖镇加快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今年建设完成3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至此,东岸涌周边建起7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今年6月开始全面清理潼湖流域内水浮莲,并结合全省江河湖库“五清”专项行动,展开水浮莲歼灭战;
今年8月,惠州市公布市、县(区)、镇(街)三级湖长名单,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贻伟出任潼湖平塘的市级湖长;
……
潼湖镇更是不遗余力全面进行水环境治理:
平塘主要是“五进三出”,注入平塘的主要河流有甲子河、水围河、埔仔河、社溪河和岗头河;流出平塘的主要河流则有东岸涌、谢岗涌和北截渠。作为平塘的主要出口,潼湖镇加强东岸涌河面水浮莲及沿岸垃圾清理,实施东岸涌支流古湖渠河道清淤疏浚和水浮莲、垃圾清理等工作,对周边非法回潮养殖场等污染源进行巡查监管,严防回潮反弹……这些举措有效改善了东岸涌水质。观洞河和三河涌是潼湖镇内汇入平塘的两条重要支流,目前都在进行清淤整治,水质均已达标,其中观洞河在全区排名第一,三河涌稳居第三。
该镇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全镇共有垃圾运输车7辆、农村保洁员98名,按照“户收集、村集中、镇运输、区监督、市处理”的垃圾清运模式,加大清运力度,垃圾实现日产日清,积存垃圾得到清理。2012年开始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共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2座,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今年10月开始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目前清理整治率62.5%,预计明年6月底完成全面清理。
在各方努力下,潼湖湿地生态逐渐恢复,平塘水质稳步提升,预计明年全面完成整治任务。“现在水质好多了,都有人来钓鱼了。”居住在附近的一位村民说。
据了解,目前潼湖湿地已划分责任区,水浮莲清理将实现日常化,“潼湖大草原”将成为历史。潼湖湿地,这颗明珠逐渐恢复往日风采。
本报记者林丽娟 魏怡兰 通讯员杨婉琳
新闻推荐
打造一流服务环境推动项目如期建成 “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项目开工建设启动会在惠举行
本报讯(记者戴建)昨日上午,“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项目开工建设启动会在惠州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