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改建公厕女男厕位比例不小于3∶2 惠州市出台方案进一步推进文明公厕创建活动

惠州日报 2018-12-23 08:56

高端整洁的劲家庄旅游厕所。本报记者黄俊琦 摄

推进文明公厕创建,让“方便”更方便。日前印发的《惠州市进一步推进文明公厕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指出,惠州市将按照“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卫生环保、如厕文明”要求,以净化、亮化、美化、文化、人性化、生态化为目标,深入推进文明公厕创建工作。

《方案》要求,到2020年,乡村旅游区等公共场所建设A级以上厕所,20户以上自然村按实际需求配套建设1个以上标准化公厕,实现城乡文明公厕创建全覆盖。

严格按照新标准提高女性厕位比例

《方案》提出,惠州市将以城市公共区、农村生活区、交通服务区、旅游景观区、行业窗口区的公共厕所综合整治提高为重点,逐步实现城乡文明公厕创建全覆盖、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全覆盖总体目标。

在规划设计方面,惠州市将科学编制公共厕所建设专项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在数量充足的基础上提升分布合理性,明确公共厕所数量、布局和建设标准等有关事项,切实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在公厕设计方面,惠州市将按照方便实用、注重私密、节能环保、绿色生态、美观大方的要求进行。厕所外部设计着重突出岭南特色,建筑材料、设计风格要与周边整体环境布局协调。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提出,在新建和改建公厕时,女厕位和男厕位的比例不小于3∶2(含男用小便位),人流量较大地区为2∶1,严格按照新标准提高女性厕位比例。

在设施建设上,《方案》要求高标准做好新增公厕建设,积极推进现有公厕改扩建,按照“节能环保、整洁美观、经济实用、以人为本”要求,修复残缺破损设施,完善通风、照明、用水等设施配备,对厕位设置进行合理调整和增设无障碍设施,并分步配备洗手液、厕纸、干手机、服务箱等便民设施。同时,鼓励高新科技企业积极研制应用新技术不断提升旅游厕所建设和管理的科技含量,将“高效节水、低碳排放、生态循环”等创新科技融合在内,实现“厕所革命”和生态环保的有机结合。

运用“互联网+”解决“找厕难如厕难”

《方案》指出,惠州市公厕管理服务要做到“四有一免”,即有岗位职责制,有卫生监督检查制度,有卫生服务标准,有定时清扫保洁制度,免费开放。同时,将持续探索公共厕所社会化、市场化管理新模式,提升市场化运作和经营管理水平。如探索“厕所+商铺”“厕所+售票点”“厕所+停车点”等厕所管理模式,积极开拓公共厕所衍生功能;鼓励推行PPP模式,吸引企业和社会团体以承包经营、企业冠名赞助、商业广告特许经营、公私合营等方式积极参与厕所建设、管理和使用维护。

记者了解到,惠州市还将完善导厕系统,统一规范公厕导向标志和标志设置,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服务手段,运用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开展公厕定位导航和服务信息发布,解决“找厕难”“如厕难”等问题。在有条件的公厕内增设残疾人设施和“第三卫生间”,突出贴近生活、服务群众、便民惠民的管理理念。

《方案》指出,推动公共厕所做到“四有一无”,即有文明如厕、节能环保等公益宣传牌,文字规范,内容易懂;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有文明提示语;有知识性、哲理性、趣味性的漫画、小故事、格言警句等;无不健康、不雅广告和乱涂乱画。

本报记者龚 妍

新闻推荐

游客手机一点就能就近如厕 傍上“黑科技”如厕更方便

惠州西湖景区厕所改造考虑与景区协调性的同时提升便民性。图片由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提供全国旅游厕所革命工作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