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或被限制参与公共工程招投标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投标系统将嵌入信用联合奖惩信息

惠州日报 2018-12-21 10:07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事大厅。图片由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提供

惠州市信用联合奖惩省级试点工作又有了新动作。近日,市住建局、发展和改革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合发布《关于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投标系统中嵌入信用联合奖惩信息的函》(下称“《信用联合奖惩信息》”),将对15类失信名单的市场主体实施拦截,限制其参与财政投资公共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

限制失信市场主体参与财政投资公共工程招投标

随着国家信用体系建设和数据信息共享的不断完善,市场主体的信用问题越来越备受关注。企业一旦失信,将受到严厉的惩戒。

打造国内一流城市,不讲诚信是不行的。在惠州,信用联合奖惩工作正在不断完善中。今年初,惠州市成为广东省唯一的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5月又被确定为全省6个“信用联合奖惩试点市”之一。

今年8月,惠州决定在市发改、编办、公安、文明办、财政、国土资源、交通运输、商务、工商、食药监、质监、税务和经信、住建、农业、水务等15个部门率先实行信用联合奖惩。

而此次发布的《信用联合奖惩信息》正是市发改、市住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部门为推进惠州市信用联合奖惩省级试点工作,推出的联合奖惩措施。

据惠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三部门联合决定将信用联合惩戒信息嵌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系统,实现联合奖惩“一键搞定”。

记者了解到,此次信用联合惩戒信息及联合惩戒措施嵌入的业务事项是,由市住建部门监管的房屋市政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投标业务,通过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投标系统具体办理的建设工程招投标等事项。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办理上述业务时,被列入15类失信名单的市场主体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投标系统办理工程招投标报名时将被实施拦截,依法限制参与财政投资公共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

记者从《信用联合奖惩信息》看到,15类失信名单涵盖了贸易、房地产、保险、旅游、安全生产、环保、海关失信等多个领域。一旦企业上了这些失信名单,或被禁止参与惠州市的公共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

超30个领域红黑名单将被用于联合奖惩

记者了解到,15类失信名单信息来源于国家和省下发数据以及惠州本市各县区、各部门依据国家有关部委发布的认定标准认定的名单,名单统一由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共享。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局主要负责明确信用联合惩戒的对象、措施和依据,并确定联合惩戒信息嵌入该系统的具体嵌入环节和嵌入方式。市发改局主要负责接收、处理、保管省信用信息平台推送的信用联合奖惩信息,并综合本市(含县区)认定的名单信息,按照市住建局确定的嵌入要求,推送并嵌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投标系统。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则按照市住建局确定的嵌入要求,将信用联合奖惩信息嵌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投标系统,实施拦截被依法限制的招投标活动。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三方正在进行平台的衔接,一旦技术上实现了对接,即可开始正式实施。

除了该联合惩戒外,记者了解到,接下来15个部门还要将超过30个领域的红黑名单信息运用到本部门的业务事项中,守信的给予激励,失信的进行惩戒。市民可在市发展和改革局网站和信用惠州网查询清单,查阅具体的措施和奖惩对象。

◎相关链接

15类失信名单市场主体

根据《信用联合奖惩信息》,15类失信名单的市场主体分别为:贸易流通领域违法失信主体、经济合作领域严重失信主体、房地产领域相关失信责任主体、拖欠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及其有关人员、保险领域违法失信相关责任主体、家政服务领域相关失信责任主体、旅游领域严重失信相关责任主体、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失信企业、安全生产领域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环境保护领域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招标投标活动中失信被执行人、财政性资金管理使用领域相关失信责任主体、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海关失信企业。(若 蓉)

本报记者邱若蓉

新闻推荐

强化责任落实狠抓问题整改 2017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会议召开

本报讯(记者张晨)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审计整改工作是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关于完善审计制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