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风清:西湖经典景点重生 拥有900多年历史,成为惠州西湖园林建设典范
▲西湖荔浦风清新貌。本报记者朱金赞 摄
重建中的西湖荔浦风清。本报记者朱金赞 摄
“荔浦风清站,到了。”经常坐公交车经过市区环城西路的市民,一定对“荔浦风清”这个诗意的站名印象深刻。丰湖北岸的荔浦风清寄托了不少老惠州人的回忆和感情,它是古“惠阳八景”之一,文化底蕴与秀美风光齐飞,扬名数百年。它又随岁月变迁,容颜数度变化,幸运的是,在惠州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惠州西湖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过程中,它得以重建,最终于2018年元旦开放,与市民再见。
惠州西湖景点无数,但荔浦风清无疑是特殊的存在之一。
荔浦开发历代不断
说起荔浦的开发历史,简直是一部惠州西湖园林建设的微缩史。
北宋时期,在苏东坡南贬惠州之前,惠州出现过一位贤能太守——陈偁,他首次提出了“惠阳八景”,“荔浦风清”便是其中一景,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惠州西湖的丰湖边上种有荔枝,早在北宋时期已有文字记载,如北宋嘉佑四年进士杨杰的《丰湖》写道:“天高日暖荔枝香,风撼一川红玛瑙。”因此地荔枝丛生,故取名荔浦。
时光荏苒百年,荔浦依旧,却人面不同。明朝中晚期,丰湖荔浦成为惠州著名三尚书之一叶梦熊的私家园林——叶氏泌园的一部分。“归筑楼台半在湖”的泌园在崇祯末年进入鼎盛时期,不仅过去惠州学院丰湖校区尽在其中,丰湖周边的山头水域也是它的一部分。据民国张友仁编著的《惠州西湖志》,泌园中“香隐”一景就在荔浦。
到了清代,来自安徽的吴骞在《惠阳山水纪胜·西湖纪胜》中给西湖山水严格定义了十二景,其一就是“荔浦晴光”。他说,丰湖荔浦“荔枝熟时,日光照浦,葱蒨绿阴,楚楚斓斑,红实累累,灿然锦屏绣障也”。“荔浦晴光”遂名声大噪,歌咏荔浦的诗文也随之增多。
时间进入民国,1932年,惠州小西门的旧城墙被平整为公路(即现在的环城西二路),靠丰湖的荔浦被张友仁辟为园林。他在园中补种荔枝,间种梅树,还建有晴光阁、荔轩、菜香馆、梅径、菱台、月榭渚等“以引名人卜宅之趣”。园子建成后,张友仁美名其曰“荔晴园”,接上了荔浦风清的半生缘。每逢中秋月明时,张友仁便邀请文化人士到此作“荔园雅集”,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高奇峰也曾应邀率弟子到此游湖作画,与地方上的文化人书画交流,诗酒唱和。惠州文化名人叶史材有诗“名园重辟古城隈,近市山林客易来”,赞叹荔晴园又成鹅城兴盛一时的文化阵地。
同样修建在荔浦之上的纪邓山庄建于1930年,仲元亭则于1937年建造,这都是为了纪念当时“粤军灵魂”邓仲元而建设。自此,仲元亭与荔浦风清相连,成为荔浦闪亮的人文景观。
从毁坏到新生
此后,荔浦风清命运沉浮,从毁灭走向新生。
据《惠州西湖新志》记载,抗战中期,荔浦风清“荔晴园”的台、榭、轩、阁均破坏殆尽,至新中国成立前,梅园日益衰败。1958年,西湖管理委员会重建园林,开辟花圃,补种荔枝数十株;1961年筑莲池、建荔浦亭,逐步恢复“荔浦风清”景点。然而,好景不长,“文革”期间又遭破坏。
荔浦风清后渐渐作为公家场所,建起了惠阳地委行署大院下院、干部宿舍和老干之家等,仅靠湖一带恢复为园林绿化育苗用地。虽然如此,因坐拥惠州西湖山水风光,在此后数十年,此地仍然是惠州市民喜欢游玩的地方之一,“荔浦风清”并未淡出市民的日常生活。1990年,惠州还重建了荔浦亭。可以看出,这座城市一直在努力恢复荔浦景观。
2011年前后,为了配合莞惠城际轨道的施工,荔浦风清迎来翻天覆地的改造。2012年5月,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公示《莞惠城际轨道西湖站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环城西路以南部分全部拆除,恢复为西湖古八景之一的荔浦风清景点。这是令无数惠州人激动的消息。
根据规划,荔浦风清规划用地总面积23386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15416平方米,占总面积的65.92%。公园划分为两个主题,北半部分以荔浦风清历史古迹概念为主题,建有岭南风格的荔风轩、晴光轩、小坐亭、荔香亭、照月亭、月榭、菱台等,而南半部分以纪念邓仲元先生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以尊重历史、尊重环境、原址原貌恢复仲元亭,建有纪邓山庄、将军廊等园林小品。
经过6年多的建设,2018年元旦,荔浦风清重新归来。
尊重历史尊重自然的实践
荔浦风清重建,体现了尊重历史、尊重自然的原则。
市园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荔浦风清有7棵树龄达90年以上的古榕树。为了保护古树,在荔浦风清施工建设时,古榕树移植到环城西路东侧路边,市园林管理局和施工方请来了省里的园林专家指导移植,移植后有专人看管。如今,7棵古树也移植回原址,郁郁葱葱。
为了再现荔浦风清丹荔飘香、梅花暗香浮动的妙景,建设方还种植了荔枝、梅树。值得注意的是,公园施工过程中,仲元亭被拆除,一砖一瓦被拆下保存在惠州博物馆地下仓库。如今,仲元亭按原貌原址重新修建。
公园的重建也体现了惠州人建设城市、与时俱进的眼光。
新建的莞惠城轨西湖东站位于荔浦风清北入口,方便游客乘坐城轨前来游览惠州西湖。
同时,荔浦风清公园荔晴码头和地下停车库是新建的服务设施,停车场增加停车位约100个,使得惠州西湖景区停车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重新归来的荔浦风清,得到市民和游客的交口称赞。“我在惠州生活近30年,也先后去过国内外一些旅游城市,走来走去,还是认定惠州宜居。”市民邹永生写了一篇《荔蒲风清赞》,他说,新建成的荔浦风清公园,远视近看,确实不错,是集纪念、休闲、观赏、游憩于一体的名胜景点。几十年弹指一挥间,这一带变化很大,还有轻轨通过,交通非常便利。荔浦风清又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本报记者侯县军
新闻推荐
民警在深圳龙华一家KTV内抓获9名犯罪嫌疑人警方供图东莞时报讯近日,随着“买卖分”团伙最后一名违法嫌疑人落网,东莞交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