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卖《小惠同学》小记者爱心爆棚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设义卖点,参加慈航公益第七届大型亲子慈善暨爱心企业义卖会
小记者把义卖《惠州日报·小惠同学》得来的钱放进捐款箱。本报记者杨建业 摄
“叔叔,您能买一份《惠州日报·小惠同学》吗?3元钱一份。”“我买一份。小朋友,你真棒!给你点个赞!”12月15~16日,“大手牵小手,一起传播爱”慈航公益第七届大型亲子慈善暨爱心企业义卖会在惠州会展中心举行,吸引了318家爱心企业、32家爱心幼儿园、25家爱心学校参与。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在001号档口设置义卖点,提供5000份《惠州日报·小惠同学》周刊作为义卖品,义卖所得金额全部用于公益慈善。
《惠州日报·小惠同学》内容很接地气
记者看到,在义卖会现场,《惠州日报·小惠同学》的摊档很热闹,义卖受到许多小学生和家长的热捧。在了解到这是一份专属于惠州小学生的校园周刊,可以刊登小学生们的习作、书法、绘画、手工、智力游戏等作品后,家长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纷纷购买并咨询现场工作人员如何投稿,如何订阅。
“这份报纸对小学生有帮助,决定先给小孩买一份学习一下。”15日上午10时30分许,市民周先生带着儿子走到《惠州日报·小惠同学》义卖展位前,当即决定给儿子购买一份,如果儿子喜欢又对其有帮助,周先生还想给小孩订阅一份2019年的《惠州日报·小惠同学》。
“我看这份报纸内容很接地气,有关于小学生的故事,还有不少小学生的习作,文章写得非常好,儿子也很喜欢。”周先生介绍,他儿子是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语文写作水平还有待提高,他一直想找一份适合儿子看的报纸或刊物,但像《惠州日报·小惠同学》这样内容丰富的报纸并不多。“不要说小孩子,我看了都很受启发,一些小学生写的文章,比我们成年人还要好。”
市民点赞小记者义卖,录视频发朋友圈
据介绍,除设置义卖点外,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东江时报》还发动30名小记者,身穿蓝色马甲,化身小报童,穿梭于义卖会现场,义卖首期《惠州日报·小惠同学》周刊。
15日上午8点30分,小记者和家长们准时到达义卖现场,经过简单培训后,小记者们便拿起报纸,有些几个同学结伴而行,有些在家长陪同下,穿梭于义卖会现场。“叔叔,买一份报纸好吗?这是第一期《惠州日报·小惠同学》,是专门针对全市小学生的校园周刊。”义卖现场,来自市一小的李畅想小朋友在妈妈陪同下,逢人就问,向大家售卖报纸,还积极向老师和同学们推荐《惠州日报·小惠同学》。一上午,李畅想卖出了50多份报纸,赢得现场市民的点赞,有些还拿出手机给他录视频,“这个小朋友真棒!我要发到朋友圈去。”
买一份《惠州日报·小惠同学》赠送一枝花
“我们的《惠州日报·小惠同学》非常好,大家都很喜欢。”16日上午,来自市合生实验学校的五年级小学生任印铭在短短1个小时内便成功卖出30份《惠州日报·小惠同学》,其中还有一人买两份。
“我通常会选择带着小孩子的家长,她们也需要这样一份报纸。”任印铭说,在义卖时,他首先会向家长介绍这是一份由市教育局、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合办的报纸,也是属于惠州小学生的报纸,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并且这次义卖的是首期,有很大的纪念价值。“为了小孩的健康成长,不少家长买了《惠州日报·小惠同学》。”
在义卖过程中,任印铭还想了不少办法。“我用一份报纸换了两枝花作为赠品。”任印铭说,在献爱心做慈善公益的同时,还想让更多家长、市民知道了解《惠州日报·小惠同学》。于是,在义卖过程中,如果谁买一份《惠州日报·小惠同学》,他还随带赠送一枝花。所以,义卖活动挺顺利,他也得到了锻炼。
为318个摊位提供《惠州日报·小惠同学》义卖
为报纸销量更大,筹集更多爱心款,小记者们还想到一个好办法:给义卖会现场每个爱心摊位派送报纸,让他们帮忙义卖。“阿姨,我们是东江时报小记者,这是校园周刊《惠州日报·小惠同学》,我们今天也在参加义卖活动,您能帮我们推广一下吗?3元钱一份。”来自东坡小学的刘紫玉小记者,落落大方,面带笑容,逐个摊位跑。爱心人士们也都非常乐意帮忙,“放这里吧,我们帮你们卖”。看到小记者们如此努力,志愿者项玉华主动帮起忙来,不仅现场教孩子们卖报纸的技巧,还主动拿起报纸,向周边摊位的档主、路过的市民售卖。《惠州日报·小惠同学》义卖摊档负责人说:“经过小记者们的努力,现场318个摊位,我们为每个摊位提供了5份《惠州日报·小惠同学》进行义卖。”
记者涂 坚 刘豪伟
新闻推荐
更多详情扫二维码了解民间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谚语,《黄帝内经》也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三月,此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