篸(插)?[ts‘ap45],音同惠话插。 好有瘾的惠州话
惠州话称扫放垃圾等物、簸箕形的盛器为[ts"ap45],取同音一般写作“插”。惠话称垃圾为“擸公式”,因此扫放垃圾的“插”叫“擸公式插”。由于惠话将“撮(有簸箕等盛器将零碎的东西收集起来)称为“不”,因此“擸公式插”又叫“不插”。如说:揸只擸公式插来捉盖泥不走佢。
这种“插”,过去多为竹制,后来有铁制,当代多为塑料取代。
插,可作量词使用:不多几插泥来!倒抛好多插擸公式。
这个“插”未见于文献资料。见于字词典的近音同义的多写作“篸”,而且多引自广东作家的小说。如,欧阳山《柳暗花明》:“他撕完信,又把那些碎片扔进垃圾篸里……”陈残云《香飘四季》:“他……一头挑着一只空篸子。”叶曙明《卖假药的老头》:“我常常看见他独自一人蹲在门口,非常细心地把烤干的茶叶渣扫进一个小篸里。”
“篸”,已被现代汉语词典收入,注明方言,读音(cǎn),释义为“一种簸箕”。《说文》中的“篸”义为“差”也,即参差不齐貌。引申义亦无簸箕义。看来属同音俗字方言。
惠话“插”与“篸”音同义同,应是同一个字。惠话写作“插”也有道理,不但音同,而也有点义近。《说文》:插,“刺内也”,即刺入、插入,而撮谷米、泥土等物时,开始也有插入的动作,只不过惠话不说“插”而说“不”而已。
惠、客方言因读音多写作“插”,但监于“篸”流传较广,而且已收入字词典中,因此还是从众写作“篸”为好。
祝基棠
新闻推荐
惠州西湖有了红十字救护站 景区意外伤害事故应急能力和院前医疗救护保障能力提高
惠州西湖红十字会救护站正式成立。《东江时报》记者蔡伟健摄东江时报讯记者蔡伟健通讯员贾娟前不久,惠州西湖获得了国家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