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义卖《小惠同学》献爱心 慈航公益第七届大型亲子慈善暨爱心企业义卖会吸引318家企业56家学校参加
惠州日报校园周刊《小惠同学》第一期出街,东时小记者进行现场义卖。
学校摊位前学生义卖文具、玩具等物品。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杨建业 摄
东江时报讯 “阿姨,要不要买糖?”“叔叔,叔叔,买本书吧?”……昨日上午,“大手牵小手,一起传播爱”慈航公益第七届大型亲子慈善暨爱心企业义卖会(以下简称慈航义卖日)在惠州会展中心启动,义卖活动为期两天。据悉,本次活动由市政协办、市妇联、市文明局、市民宗局指导,惠州市慈航公益协会、惠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主办。
活动
318家企业56家学校参与义卖
“慈善不是钱,是心!”“人人可慈善,人人能慈善!”“慈善起步,幸福启航!”东时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本次活动共有318家企业及56家学校、幼儿园参与其中。企业、个人通过拿出自己的产品参与义卖,为和谐社会奉献爱心;倡导父母牵着孩子,带着家里闲置玩具、读物等义卖,共同参与并感受慈心善念带来的快乐,在孩子心中传播爱与温暖。活动旨在搭建一个“人人能慈善,人人可慈善”的平台;通过此项活动使孩子们从小养成关心他人、热心公益的习惯。
“慈航公益十多年来,已累计募集资金2230多万元,慰问、关怀特困家庭6604户,资助困境儿童、困难学生1249人,长期跟踪、关怀地贫儿童116人,参与、受益者数万人次。”惠州市慈航公益协会会长陈扬青说,惠州市慈航公益协会自成立以来,在各级部门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和众多志愿者的无私奉献下,开展了一系列产生持续影响力的慈善活动。
家长
让孩子体验“做生意”做公益
东时记者在惠州会展中心2号展馆看到参加义卖的学生和家长们纷纷以班级为单位,班级分小组开展活动。“买一盒吧,只要2.5元。”“姐姐,这个很便宜,要不要一个?”……各展位的孩子们都忙得不亦乐乎。家长李女士告诉东时记者,这是她和儿子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学校组织的活动,我觉得特别有意义。”李女士说,她按照儿子的意愿和想法支持、配合他。“适当给予参考意见,但不要让他有被操控的感觉,放手让他自己思考,行动,总结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活动的意义所在。”
李女士告诉东时记者,本次亲子慈善义卖活动有两种方式供孩子们自主自愿选择,可以收集整理家里二手图书、玩具、自己制作的各类手工作品、美食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商品搭配、定价与售卖;还可以是家长给孩子一定额度的慈善资金,由小组策划组织售卖商品的品种选择、进货、定价、售卖。
在李女士看来,此次义卖一方面是让孩子们参与公益活动,另一方面,通过义卖,给孩子们进行财商启蒙,从义卖商品的选择、搭配、定价、售卖、仓管、记账、收银等等。“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慈航公益为此还专门印制了任务手册,人手一册,孩子们按照手册中的任务项目进行分工并记录,切实体验一次完整的"做生意"流程,体会钱的流通与作用。”李女士说。
学生
“有收获有收获,我赚到钱了”
东时记者在市第一小学二年级几个班级摊位看到聚集满了人群。每个摊位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东西,有文具类,生活用品类,美食类,玩具类等。东时记者留意到,与以往都是拿孩子自己的旧物品去卖不同,今年的义卖会摊位上有很多东西都是新的。
“我和女儿参加过两次了,这次是第三次。”王女士告诉东时记者,记得前两次参加的时候,女儿特别兴奋,早早地就把自己的玩具、文具整理好,甚至以比买入低很多的价格卖出去,她也不太能理解价值这件事。而今年,他们调整了方法,王女士亲自带着女儿到义乌批发市场去进货。“我给她50元,让她利用好,要买什么,要定多少价格,都由她自己决定。”王女士称,她发现这样做的好处是,女儿开始真正体验到“做生意了”,懂得了如何进货和定价。
“有收获,有收获,妈妈,我又赚到钱了!”一个声音从远处传来。他叫庄子雄,今年7岁。庄子雄兴奋地告诉东时记者,他赚了二十块钱回来。“这个活动让我体会了赚钱不容易,以后我会珍惜爸妈给我买的东西,不浪费。”他笑着说。
庄子雄的母亲周女士告诉东时记者,参加这么大型的义卖活动是第二次,幼儿园也有过一次。周女士认为这是挺好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准备这个活动,儿子和我一起亲手做了蛋糕拿来卖。儿子还把很多放在家里没用过的东西拿出来卖。”周女士说,义卖活动对孩子用处大。从开始采购物品,定价,到卖出去挣得多少钱,将赚来的钱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等,孩子可以从中受益良多。
“ 声音 此次义卖一方面是让孩子们参与公益活动,另一方面,通过义卖,给孩子们进行财商启蒙。”
——市民李女士
“义卖活动对孩子用处大。从开始采购物品,定价,到卖出去挣得多少钱,将赚来的钱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等,孩子可以从中受益良多。”
——市民周女士
“希望不管是大人还是学生,都来买一份《小惠同学》,因为卖得的钱也是做公益。”
——学生杨煊
现场
东时小记者全场奔波义卖报纸
东时记者在惠州日报校园周刊《小惠同学》展位看到不少市民驻足观看,据了解,面向全市小学生的《小惠同学》第一期出版后反响强烈。在义卖会现场,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拿出5000份惠州日报校园周刊《小惠同学》进行现场义卖,每份定价3元。共有30个小记者分三个批次现场义卖。据介绍,义卖的形式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在固定档口进行义卖。第二种是主办方号召318家企业摊位帮忙义卖,每个摊位5份,而义卖的钱归他们所有。第三种则是现场小记者拿着报纸全场奔波进行义卖。
“早上刚到就卖了好几份了。”据《小惠同学》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小惠同学》每周五出版一期,每期16个版,由市教育局、惠州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面向全市小学生。“我们给惠州市每个小学每个班级都赠送两份,昨天出版第一期,反响很强烈。”该工作人员如是说。
市二十七小四年级的杨煊告诉东时记者,他参加了两届义卖活动。“卖报纸很累但很有意义。”杨煊说,加入东江时报小记者后,他参加过很多公益性质的活动。他希望不管是大人还是学生,都来买一份《小惠同学》,因为卖得的钱也是做公益。
相关链接
慈航义卖日
据介绍,“慈航义卖日”“慈航探亲日”两大公益品牌活动被惠州市民政局授予2015年度“惠州慈善项目奖”;被广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2014年度广东扶贫济困优秀项目奖”。慈航义卖日活动更是一次涵盖众多孩子、家长及企业人士善心的大引发,也是一次全民慈善的大动员,创下了全国首个以“家庭、学校、企业”参与为主的万人规模的爱心义卖活动,并成为了引发社会“人人可慈善,人人能慈善”的爱心活动新模式。自2013年1月3日的第一届至今连续举办六届的“慈航义卖日”,六届义卖会共筹集了538.66万元善款。所有善款均用在“慈航探亲日”、扶贫济困、助学扶教、关爱地贫、弘扬传统文化等活动和慈善项目。包括慈航探亲日、助学、关爱地贫等。这项义卖活动已成为慈航公益每年一届的常规项目。
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张荟婷
新闻推荐
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补贴20万 市科技局局长周章玉做客今日惠州网“惠民在线”论坛
周章玉做客今日惠州网“惠民在线”论坛与网友交流。《东江时报》记者杨建业摄东江时报讯记者张荟婷如何助推惠州市打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