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补贴20万 市科技局局长周章玉做客今日惠州网“惠民在线”论坛
周章玉做客今日惠州网“惠民在线”论坛与网友交流。《东江时报》记者杨建业 摄
东江时报讯 记者张荟婷 如何助推惠州市打造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昨日上午,市科技局局长周章玉做客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今日惠州网“惠民在线”论坛,围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强化科技的战略支撑作用”主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关键词:产业集群
省市联动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主持人:惠州市正在打造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请问科技部门在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两大万亿产业集群发展方面有何举措?
周章玉:目前打造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正是惠州市委、市政府全力推动的重大布局,按照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部署,要加快发展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努力打造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等两大万亿级支柱产业集群。首先是通过省市联动推动重大核心技术的攻关;二是强化大湾区的协同创新。通过协同创新来做强我们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链。三是实施“人才+平台”的战略,围绕两大支柱产业把人才和新型研发机构引进过来,通过这种方式提升现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四是承接国家和省的重大科技专项成果到惠州落地转移转化。
关键词:科技创新中心
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有望近期动工
主持人:现在国家支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请问对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惠州市有什么布局?
周章玉:我们先从两个方面谋划:第一个是惠州在能源创新方面能够做大湾区的领跑者。接下来有几个具体的动作,一是中科院的两大科学装置建设,有望近期动工,两大科学装置建成以后,在基础理论研究这一块在大湾区可以承担起领跑者的角色;二是依托两大科学装置建设高水平的能源科学与技术的实验室。三是我们要发挥大装置和实验室的协同创新效应,把整个能源产业的技术水平提升,通过大装置带动应用基础研究能力,然后再把产业拉动起来。四是围绕创新中心的建设,通过产业和基础研究平台来吸引人才。
第二个方面是积极参与共建。我们在电子信息和石化产业方面积极参与大湾区的建设,一是利用我们现有的产业优势,二是在个别细分领域领跑,跟大湾区其他城市共同推进电子信息、石化新材料等创新中心的建设。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今年底全市高新企业预计超1100家
主持人:有网友问,申请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什么条件?惠州市对高新技术企业有什么扶持政策?
周章玉: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高新技术企业更是其中的主力。
我主要谈一下目前惠州市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政策。我们非常注重对目前还达不到高新技术标准的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培育,比如组织专家进行专门辅导和材料预审评估。在企业的知识产权布局这一块,也有相应的经费支持。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以后,我们则是从结果导向来加大扶持的力度。当年认定的,最新政策是市里一次性给予20万元补贴,比之前翻了一倍,同时县(区)还有配套奖励。
此外,为了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对上规模的企业建设工程中心,我们采用备案制,不需要通过专家评审。还有就是加分制,主要在科技金融这一块,我们会助力企业拿到知识产权的风险补偿基金,同时还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开展科技项目路演等方式,搭建平台推动企业与投资机构对接。
据统计,近几年来,惠州市的高企存量每年都以70%左右的速度增长。截至目前,算上国家正在公示的企业,今年底全市的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可达1100多家。
关键词:孵化器、众创空间
全市建成孵化器35家,实现7县区全覆盖
主持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前的热门话题。17楼网友“赖头宝”问,听说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是哺育创新创业的有效载体,请问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是什么?惠州发展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情况如何?想回惠州创业,有没有什么好政策支持?
周章玉: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是两个专业名词,笼统点说,我们想创业,必然要有创业载体。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就是承担这个功能,为创业者提供一个摇篮。
当前,市委、市政府把孵化育成体系建设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建设,为惠州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强大支撑。据统计,目前,全市有孵化器35家,实现了七个县(区)全覆盖。其中,国家级5家,总面积12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200家,已成功孵化企业547家。另外还有众创空间32家,其中国家级12家。比如亿纬锂能,就是从仲恺孵化器走出来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新闻推荐
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对陈伟军、陈伟健等9户住宅业主申报的惠州市江北三新南路8号第5栋住宅楼加建1部电梯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