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对推动工会工作重心下移的领导 □杨慧红
“智慧工会”平台的建设,为惠州市建设服务型工会打下坚实基础。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 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会组织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的形势任务,面对职工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工会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推动工会工作重心下移,切实把表达和维护广大职工群众利益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真正成为党与职工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也才能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是推动工会工作重心下移的坚强政治保证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全面的转型时期:新旧因素并存、传统与现代交织、东方与西方汇流,进步与落后较量,各种价值观念彼此缠绕、相互碰撞,给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困扰,甚至影响到了个人、群体以及社会的重大抉择。工会作为在党领导下的职工群众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积极推动工会工作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党联系广大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党的主张变成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组织带领他们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把广大职工的愿望、诉求按照组织原则反映给党组织。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基层,化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大作用、作出大贡献。
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推动工会工作重心下移的基本原则
党章规定:“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推动工会工作重心下移必须始终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才能更好地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切实强基层、补短板,进一步推进工会工作重心下移。近年来,惠州市总工会紧紧抓住强基层、补短板这个关键,将工会组织体系延伸到最前线,对企业和职工队伍实现贴身服务,推动完成了全市70个乡镇(街道)设置总工会机构,全力筑牢乡镇(街道)总工会这个“桥头堡”。
一是坚持党委牵头抓总,紧抓顶层设计,出台指导性文件,把好制度设计关。近年来,惠州市由党委牵头,先后研究制定了《惠州市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工青妇工作机构设置的方案》《关于贯彻〈惠州市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工青妇工作机构设置的方案〉的工作意见》,对工会的基层工作进行制度设计和规范,为推进乡镇(街道)总工会机构设置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改革路径。
二是加强党委统筹协调,形成深化改革合力,理顺机构编制问题。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惠州市明确乡镇(街道)总工会设总工会主席1名(由同级党政班子副职兼任),设专职副主席1名,同时要求乡镇(街道)总工会工作机构确保至少有2名专职工作人员,其中至少1名为行政人员。
三是按照党委的工作部署分阶段推进改革,努力完成规范化建设。截至目前,惠州市各县(区)均出台机构编制设置的规范性文件,完成人员编制调整工作,全市70个乡镇(街道)基本完成了总工会的设置工作并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按照《工会法》和《工会章程》的规定依法选举产生了镇(街道)总工会第一届委员会、经审委员会和女职工委员会。
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工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基层工会工作的覆盖面
推动工会工作重心下移,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加强工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工会组织工作与党组织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创新工会组织服务方式,才能将推动工会工作重心下移落到实处。
一是坚持“党建带工建”,注重在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中建立基层组织。近年来,惠州市总工会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依托,注重在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中建立工会组织。截至2018年9月底,全市共有基层工会11570个,其中独立基层工会11297个、联合基层工会273个,涵盖单位25480个,会员165.3万人。
二是坚持党政领导部门联动,构建党政主导工会运作的维权格局。近年来,惠州市总工会不断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层多元协商协调机制,在市、县(区)两级进一步健全政府与同级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和劳动关系三方机制。2017年以来,建立健全了“工会+法院+律师”、“工会+人社+律师”等多方联动工作机制,及时化解劳动关系矛盾。
三是抓好“四支队伍”建设,进一步创新基层工作方式方法。组建了市、县(区)、乡镇(街道)、企业四级维权维稳信息员队伍,以及企业劳资矛盾调解员、工会法律顾问、劳资纠纷应急分队等四支队伍,创新推出惠州特色的维权“十步法”、企业四级工会维稳维权信息网络,及时预防和化解群体性劳资纠纷,有效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
品牌示范,典型引路,以“智慧工会”为载体推行普惠制,夯实党的职工群众基础
品牌示范、典型引路,是我们党抓基层、打基础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惠州市总工会积极运用用活“互联网+”思维,以实名制为基础,以会员服务卡为载体,全力推进“智慧工会”平台建设,打造移动互联的网上职工之家,进一步促进党建带工建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以“智慧工会”建设为抓手,建设大数据下的“大工会”。惠州市总工会运用工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惠州工会APP等信息化手段,实现会员实名认证、实时连通信息和提供服务,使“智慧工会”成为全时、全域、全方位回应职工关切的“新窗口”。
二是推行网上办理业务,探索“互联网+”工会业务工作新模式。近年来,惠州市总工会探索建立“互联网+”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业务审批系统,打通了工会组织办事和会员入会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率先推行工会会员服务卡,打造工会普惠化服务新载体。惠州市总工会联合社会各方在广东率先为工会会员打造了专属会员服务卡,为持卡会员提供涵盖衣、食、住、行、娱等诸多方面的日常生活福利,并依托“智慧工会”系统为持卡会员精准提供权益保障、法律援助、困难职工补助、医疗互助补贴、金秋助学慰问等咨询和帮扶服务,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模式。
(作者单位:市总工会)
新闻推荐
惠州咖啡店主坚持9年救助流浪猫狗,盼立法约束养宠行为 实名制或可规范养宠行为
志愿者在照顾收养的流浪猫。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近日,《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修订草案)》表决通过,规定广东各地市民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