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拟新增幼儿园超60所 惠州力争2018~2020年新增学前教育学位6万个以上
惠州将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充分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东江时报讯 2018~2020年,全市将力争每年新增幼儿园60所以上,每年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万个以上,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保持98%以上。日前,市教育局对《惠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进行了解读,到2020年,惠州将构建起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充分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
每年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万个
日前,惠州市教育局、惠州市发展和改革局、惠州市财政局、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4部门联合印发了《惠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年)》。据了解,截至今年10月,惠州市共有745所幼儿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8%以上。在确保学位供给和保持较高毛入园率方面,《计划》要求,2018~2020年,全市将力争每年新增幼儿园60所以上,每年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万个以上,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保持98%以上。
同时,综合考虑到市、县(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规模增长趋势,还对未来三年全市每年新增幼儿园60所的建设任务进行了分解,其中惠城区20所,惠阳区10所,惠东6所,博罗8所,龙门3所,大亚湾5所,仲恺8所,作为各县(区)新增幼儿园的建设目标。
扩大规范化幼儿园覆盖面
到2020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占比达30%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达80%以上。各县(区)要逐年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优先将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教育资源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鼓励政府机关、街道、乡镇、村集体、企事业单位、高校、部队等开办幼儿园。
大力推进镇、村幼儿园建设,各级各类贫困村扶贫资金,优先用于村级学校(含幼儿园)建设,优先用于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改善办园条件。到2020年底,常住人口规模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举办规范化普惠性幼儿园,常住人口规模不足4000人的行政村联合办园,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
另外,惠州市还将扩大规范化幼儿园覆盖面,到2020年,全市规范化幼儿园占比达85%以上。
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
在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方面,惠州市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的原则,在城镇新建居住区和旧城改造工程中配套建设幼儿园,建成后的小区配套幼儿园交由县(区)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归口教育部门统一管理,统筹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对没有按照国家、省和市要求建设、移交、举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要全面整改,2018年底前整改到位。
其他举措
到2020年幼儿园教师全员持证上岗
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学前教育教师培养规模,规范学前教育从业管理,加大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力度。到2020年,基本实现幼儿园教师全员持证上岗。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区、仲恺区大专以上学历幼儿园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大专以上学历的幼儿园教师比例达到70%以上。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比例进一步提高。还将培养一批幼儿园名园长、名教师。
加大本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培养
扩大学前教育教师培养规模。加大本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培养力度,逐年扩大惠州学院、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和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模,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鼓励市、县(区)具备条件的大中专院校开办学前教育专业。各县(区)政府要利用教师培训学校建立学 前教育师资培养基地,支持各县(区)通过多种方式为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培养补充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保障民办幼儿园教职工合法权益
民办幼儿园教师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教师享有同等待遇。各县(区)要结合实际建立幼儿教师长期从教社保补贴制度,科学制定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占保教费收入和财政生均拨款收入的比例,大力推进同工同酬,逐步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收入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对幼儿教师考取教师资格证 书和获得高一层次学历证书的,给予一定的奖励。
民办幼儿园纳入“红黑榜”管理
还要将民办幼儿园考核纳入全市民办教育机构“红黑榜”管理体系,并根据《关于对民办教育机构实行“红黑榜”管理的实施办法(试行)》将评审结果进行公示。要加强办园行为诚信建设,营造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行业氛围。
本组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刘豪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海菊通讯员孙旭)惠州市心连心公益协会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启用暨防溺水宣传誓师大会仪式日前在市区东江沙公园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