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内力争每年增60所以上幼儿园2018-2020年,惠州每年力争增2万个以上学前教育学位

南方都市报 2018-12-07 13:11

[摘要]2018-2020年,惠州每年力争增2万个以上学前教育学位

南都讯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学位的影响进一步明显,据测算,2019至2020年惠州在园人数增幅将在7%-10%,2020年惠州全市在园幼儿人数将达28万左右。为解决好学前教育问题,2018年-2020年,惠州学前教育将以增加学位供给为发展目标,力争每年新增60所以上幼儿园、2万个以上学前教育学位。

日前,《惠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三期计划》)经惠州市政府同意,由惠州市教育局、惠州市发展和改革局、惠州市财政局和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4部门联合印发给各县区。

到2020年

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0%以上

据悉,2011年以来,通过实施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惠州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8年10月,惠州共有745所幼儿园,其中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580所;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98%以上。

但是,由于幼儿基数大、适龄幼儿增长快、财政投入水平偏低等原因,惠州市学前教育发展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而此次出台的《三期计划》明确了2018—2020年期间惠州市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实现路径和保障措施,是未来三年学前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那么,《三期计划》有何亮点?惠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首先是确立了“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目标,到2020年,全市将构建起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达到80%以上。

另外,惠州还将扩大规范化幼儿园覆盖面,到2020年,全市规范化幼儿园占比达85%以上。

惠城区每年

将新增20所幼儿园

根据《三期计划》,各县区每年新增幼儿园的建设目标是:惠城区20所,惠阳区10所,惠东6所,博罗8所,龙门3所,大亚湾5所,仲恺8所。

如何实现上述目标,惠州提出,各县(区)要着力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逐年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优先将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教育资源用于开办公办幼儿园。

根据《三期计划》,惠州将开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齐步走”工程。“通过创新办园模式,大力推进镇、村幼儿园建设,各级各类贫困村扶贫资金,优先用于村级学校(含幼儿园)的建设,优先用于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改善办园条件。这是惠州的一种创新做法。”惠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举规范化普惠性幼儿园,常住人口规模不足4000人的行政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全市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

在此基础上,推进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惠州将依托城市优质幼儿园,以公办园为核心,探索建设“学前教育质量促进联盟”,推广“强园扶弱园、公办帮民办、优质带一般”的办园模式,组织具有教育资源优势的幼儿园与相对薄弱的农村园、民办园,通过“一帮一”“一帮多”的方式,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优质发展。

在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方面,惠州将坚持公益普惠原则,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县(区)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接收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后,归口教育部门统一管理,统筹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园长、幼师要实行准入制度

市县区要配备专职教研员

规范化幼儿园离不开学前教育保教队伍素质的提高。惠州市将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力度。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和从业登记制度。到2020年,基本实现幼儿园教师全员持证上岗。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区、仲恺区大专以上学历的幼儿园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大专以上学历的幼儿园教师比例达到75%以上。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比例进一步提高。还将培养一批幼儿园名园长和名教师。

《三期计划》还提出,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配备1名以上专职学前教育教研员,指导幼儿园开展常态化教学;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办园行为普遍规范,消除“小学化”现象,全市学前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要探索建设“学前教育质量促进联盟”,推进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惠州还将定期开展学前教育督导检查。每年对幼儿园进行教育教学、教研教改、财务管理、安全卫生、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深入检查。

此外,根据《三期计划》,惠州还将进一步完善幼儿园教师配备和工资待遇保障机制。

采写:南都记者蔡雯通讯员袁蕴华

新闻推荐

创业要有一种执着精神 对话

熊惠川接受记者采访。本报记者钟畅新摄记者:你们为什么选择“超人盒子”开启创业之路?熊惠川:前两年无人便利店在国外出现,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