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统计法治建设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 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党组书记、队长林金灿

惠州日报 2018-12-07 12:45

惠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图片由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提供

统计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综合性基础性工作,统计数据是国家宏观调控和决策管理的重要依据。坚持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

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统计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1983年12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统计法》,为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提供了法律依据,经过30多年的努力,统计法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统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统计改革方面的决策部署,为新时代统计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先后审议通过了关于统计工作多个领域改革的重要文件,中办国办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等多部强化统计法治工作方面的文件。这一系列重大举措,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统计调查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数据真实性的严格要求以及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坚强决心。为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提供了总体方略,明确建立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和问责制,为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提供了坚强保障。

统计弄虚作假行为危害极其严重

多年来,统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工作各项方针政策及决策部署,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统计,总体保障了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宏观调控、社会管理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受到监管缺失、政绩观扭曲及外部干预干扰等因素的影响,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行为仍有发生,危害性十分严重,统计数据真实性和统计公信力受到严重挑战。

首先,虚假的统计数据容易造成信息误导,可能导致重大决策失误。国家对总体经济进行决策和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必须对各种经济情况进行准确统计,并根据以往的发展数据和下一年度的发展要求制定新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统计数据是监测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统计法》已颁布实施30多年,反对统计弄虚作假早已成为全民共识,但违反统计法规,虚报浮夸,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现象仍然存在。虚报、瞒报、迟报、拒报,甚至是随意编造虚假数据或篡改真实的数据等一系列违法行为,造成统计数据严重失实。这不仅扭曲了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掩盖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还会误导民众与政府对社会形势、经济走势的判断。微观上影响到民众生活、企业发展方向,宏观上则会影响国家宏观政策制定或调整,可能造成重大决策失误。这不仅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还会给国家和百姓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

其次,弄虚作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损害了政府公信力。统计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们同统计弄虚作假行为的斗争时刻伴随在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如果统计弄虚作假大量存在,就会导致诚信严重“透支”,使人们对社会充满怀疑和恐惧,最终可能造成全社会成员之间互相不信任,致使政府统计职能不能正常发挥。从危害上看,“统计造假”不仅会对“统计的生命在于真实”构成致命性的杀伤,而且会严重干扰、妨碍基于“统计数据真实”前提下所作的各种判断决策,并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从本质上看,统计造假与我们熟悉的其他各种腐败现象并无本质区别,归根结底是“权力滥用”的结果,它与其他腐败一样,同样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反对和防范统计弄虚作假是统计部门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

再次,弄虚作假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为社会发展留下隐患。统计数据造假最直接的危害是制造了一批不干实事的腐败官僚。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作风,然而一些地方和部门片面强调经济增长指标,并将其作为评价考核领导干部的主要标准,导致部分领导干部形成了所谓的“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观念,从而故意数据造假,严重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是对党不忠诚的一种表现。“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不仅反映了法律得不到认真贯彻落实的问题,而且诱使少数领导干部漠视法律,前赴后继地在统计数据上造假。如果领导干部队伍的忠诚性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受不正确的政绩观驱使,将来一旦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干部成为领导干部队伍中的多数,就可能形成破坏社会发展的一股巨大力量,给社会发展留下重大隐患。

加强统计法治建设,服务惠州社会经济发展大局

近年来,惠州调查队坚持法治先行,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统计改革,推动统计发展,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统计运行效率和政府统计公信力,全面推进统计法治建设创新发展。

首先,增强配齐执法队伍,加大统计执法力度。2017年4月20日,国家统计局正式成立统计执法监督局,充分发挥统计执法监督的“利剑”作用,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违纪案件,构建防范统计造假、提高数据真实性的长效机制。惠州调查队积极推进统计执法人才队伍建设,选派人员参加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组织开展的统计执法工作培训,现已有5名工作人员通过统计执法证考试,持证开展执法检查。党的十八大以来,惠州调查队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统计工作记录》建立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对统计违法行为零容忍,依法查处多起统计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统计调查数据弄虚作假,切实维护统计法的权威和政府统计调查公信力。

其次,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新时代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近年来,惠州调查队加快构建新时代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全面推开调查户电子记账,遥感信息技术、无人机航拍已应用于农作物播种面积调查和畜禽调查,手持移动数据采集终端(PDA)、联网直报系统也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调查业务。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的构建,大大提升了数据采集和生产的效率,提高了数据审核的精确度,有效地减少统计调查过程中的各种干扰因素,从而保障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再次,加强宣传力度,提升统计公信力。利用普法宣传日、统计开放日、法制宣传日、《统计法》颁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惠州调查队积极开展统计法治宣传,使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深入人心。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将统计调查数据、统计调查改革情况和主要数据的生成过程以新闻通讯稿的形式提供给主流媒体,并加强信息网站和微信公共平台建设,定期发布CPI、PPI、居民收支等主要指标数据信息,使社会公众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统计数据,了解统计数据生成过程,扩大统计调查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积极做好为社会各界统计咨询服务,根据政府相关部门、新闻媒体、法律援助中心、企业、金融机构等部门单位的需求,认真做好CPI、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相关指标数据的提供,服务惠州社会经济发展大局。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九大还明确提出要“完善统计体制”,将统计工作纳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建立法律完备、普法深入、执法严格、惩戒有力的统计法治体系成为加快构建新时代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具体目标之一。我们将严格遵照新时代对统计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全面推进统计法治建设,全力推进深化统计改革,也将以强有力的法律手段确保统计工作全过程合法有序,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为惠州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统计服务。

新闻推荐

禾阔双除耐低温“坎净”高效防治抗性杂草

南方农村报记者包睿统筹董玉为什么现在的草越来越难打?对待抗性杂草有什么好办法?遇到低温天气除草效果不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