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教育局解读发展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 3年力争新增幼儿园逾180所

南方日报 2018-12-07 11:47

2018—2020年,惠州力争每年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万个以上。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2018—2020年,惠州力争每年新增幼儿园60所以上,每年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万个以上,全市学前教育3年毛入园率保持98%以上。日前,《惠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经惠州市政府同意,由惠州市教育局、惠州市发展和改革局、惠州市财政局、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4部门联合印发给各县区。

6日上午,惠州市教育局举办媒体座谈会,解读《计划》具体内容。根据《计划》,到2020年,惠州将构建起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充分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

南方日报记者周春

通讯员袁蕴华

每年力争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万个以上

截至2018年10月,惠州共有745所幼儿园,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98%以上。在确保学位供给和保持较高毛入园率方面,惠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到2020年,力争每年新增幼儿园60所以上,新增学前教育学位2万个以上。

同时,惠州将提高公益普惠性幼儿园比例。到2020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占比达30%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达80%以上。各县(区)要着力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逐年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优先将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教育资源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创新机构设置模式和财政扶持渠道,鼓励街道、乡镇、村集体、企事业单位、高校等开办幼儿园。

另外,惠州还将扩大规范化幼儿园覆盖面,到2020年,全市规范化幼儿园占比达85%以上。

将创新办园模式,继续提升农村学前教育水平

根据《计划》,惠州将开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齐步走”工程。“通过创新办园模式,大力推进镇、村幼儿园建设,各级各类贫困村扶贫资金,优先用于村级学校(含幼儿园)的建设,优先用于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改善办园条件。”惠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举办规范化普惠性幼儿园,常住人口规模不足4000人的行政村设分园或联合办园,全市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

在此基础上,推进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惠州将依托城市优质幼儿园,以公办园为核心,探索建设“学前教育质量促进联盟”,推广“强园扶弱园、公办帮民办、优质带一般”的办园模式,组织具有教育资源优势的幼儿园与相对薄弱的农村园、民办园,通过“一帮一”“一帮多”的方式,促进农村学前教育优质发展。

在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方面,惠州将坚持公益普惠原则,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县(区)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接收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后,归口教育部门统一管理,统筹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规范化幼儿园离不开学前教育保教队伍素质的提高。惠州市将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扩大学前教育教师培养规模,规范学前教育从业管理,加大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力度。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和从业登记制度。到2020年,基本实现幼儿园教师全员持证上岗。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比例进一步提高。还将培养一批幼儿园名园长和名教师。

根据《计划》,惠州的幼儿园教师配备和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师资力量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办园行为普遍规范,消除“小学化”现象,全市学前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此外,惠州还将定期开展学前教育督导检查。每年对幼儿园进行教育教学、教研教改、财务管理、安全卫生、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深入检查。

新闻推荐

膏方药补,一定要量身订制 冬令进补正当时,这份“秘笈”请收好

民谚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之说,也有“未病先防”之理。特别是在冬令,人们都习惯采用进补的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