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优质平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市金融工作局局长黄育勋做客《行风热线面对面》
昨日上午,市金融工作局局长黄育勋做客惠州电台新闻广播《行风热线面对面》直播室,就“搭建服务平台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一主题与市民进行交流,并解答广大听众提出的问题。
黄育勋表示,作为服务、协调地方金融事业发展,沟通联系地方与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工作部门,市金融工作局持续致力于搭建优质服务平台,推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今年以来,市金融工作局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协调多家银行与惠州市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截至10月末,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达4762.39亿元,同比增长21.24%,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着力优化环境、完善体系、搭建平台、防控风险
“金融工作局是一个根据市委、市政府授权,服务、协调地方金融事业发展,沟通联系地方与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工作部门。”黄育勋说,简而言之,就是在金融领域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协调和沟通的部门。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工作局的一项重点工作,黄育勋说,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今年以来,市金融工作局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中心工作,着力从“优化环境、完善体系、搭建平台和防控风险”方面着手,积极为金融业发展和企业融资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推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黄育勋介绍,优化环境主要从政策层面着手。近年来,市金融工作局起草并经市政府审定出台了多项支持地方金融发展和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
完善体系方面,着力引导和服务好各类机构进驻惠州,促进地方金融服务体系完善。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已有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121家,另有小额贷款公司(15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6家)等新型金融组织31家,全市备案的各类私募基金共73支。
搭建平台则从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资本市场融资平台、创新服务平台和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展开。黄育勋表示,市金融工作局努力推动金融资金与企业需求和惠州市有关项目需求有效对接。截至10月底,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6016.45亿元,同比增长13.71%,贷款余额4762.39亿元,同比增长21.24%,存贷比79.16%,各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
资本市场融资平台方面,目前已将110家企业纳入市发展利用资本市场培育库,全市在国内A股上市的企业共有12家,总市值约1400亿元,累计有47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融资金额超过40亿元。同时,积极搭建优质创新服务平台,惠州市引入了深创投、粤科金融等机构在惠州市合作设立机构,大力促进各类基金发展,全面丰富和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全市备案的各类私募基金共73支,基金总规模近250亿元。
简化流程实现小微企业审批高效率
民营企业融资是各界关注的焦点,惠州市不久前专门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加以讨论。黄育勋表示,民营企业很多都在实体经济领域,近年来,市金融工作局积极加强金融对各类实体企业发展的支持和服务力度,优化企业融资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利用金融资源发展壮大。
不过,总体上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依然客观存在,接下来,市金融工作局将积极与相关部门配合,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企业融资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首先是积极推动各级各项政策措施落地,完善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提高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小微企业真正受惠受益。二是针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特点,优化信贷服务。”黄育勋介绍,目前,惠州市正努力推动金融机构简化流程,设立小微企业服务专营机构、专门团队及专项贷款,实现小微企业审批“高效率”。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积极开发动产、股权、知识产权担保等信贷产品,多途径解决小微企业固定资产、担保不足的问题,力争逐步实现小微企业贷款“零障碍”。推动发行“小微企业”专项债、“三农”专项债等定向支持涉农、小微企业,所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
同时,全面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改制上市、新三板挂牌和区域股权市场挂牌等方式融资,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快推进各类基金发展。
在优化地方金融环境方面,黄育勋表示,市金融工作局将与相关部门配合,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等的有效监管,营造良好的地方金融发展环境,推动惠州金融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刘炜炜
新闻推荐
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整改推进会召开 强化政治担当 推动斗争向纵深发展
南方日报讯(记者/罗锐通讯员/管春枫)5日上午,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整改推进会暨领导小组调整后第一次全体成员视频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