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无人驾驶产业蓝海,打造智能网联工业园 德赛西威建国家级实验中心和试验场
德赛西威将发力无人驾驶产业,致力于成为全球汽车产业首选合作伙伴。图为该公司生产线。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继《惠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把惠州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和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及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基地”之后,惠州进军无人驾驶领域又有新动作。
11月28日,国内汽车电子龙头企业、惠州A股上市公司德赛西威,举行汽车电子移动互联技术集成产业化建设项目、汽车电子移动互联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暨德赛西威智能网联惠南工业园开工典礼。这是这家惠州“明星企业”发力智能驾驶放出的又一大招,将助力惠州加快打造以智能网联汽车为特色的千亿级汽车产业发展集群。
南方日报记者周欢
一期预计2020年建成欲建工业4.0标杆工厂
当下,全球汽车市场风生水起,各相关企业纷纷抢滩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无人驾驶、车联网以及电动能源等领域。
作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公司,德赛西威抢抓行业发展新风口。德赛西威智能网联惠南工业园项目的开工,是该公司开拓无人驾驶产业蓝海下的一盘大棋。
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德赛西威智能网联惠南工业园项目将分两期建成,按最新理念打造综合性产业园,主要包括智能网联研发中心、国家级实验中心、国家级自动驾驶试验场、工业4.0标杆工厂、全自动立体仓库,总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为50万平方米。
德赛西威总经理兼惠南工业园项目总监高大鹏介绍,惠南工业园项目将主要聚焦于智能驾驶舱、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制造领域,将汇聚近4000名技术研发人才。一期项目预计2020年底建成,预计落成以后,产能将比目前提高一倍,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致力打造全球汽车产业首选合作伙伴
公开资料显示,德赛西威的主要客户包括一汽—大众、长城汽车、广汽集团、上汽大众、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马自达、大众集团、卡特彼勒、蒂森克虏伯等国内外知名大型厂商,在汽车电子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德赛西威还先后在新加坡、德国、日本以及成都设立子公司,试图强化研发国际化。今年前三季度,德赛西威营业收入40.6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8亿元。
德赛西威董事长陈春霖表示,惠南工业园项目将作为承载德赛西威战略发展的支撑点,为该公司的梦想起航发挥重要作用。“高科技的智能网联研发中心和高度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国际化数字工厂,将提供更多机会促使德赛西威走向一流,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创新、智能的汽车电子产品和服务。”
该公司称,此次智能网联惠南工业园正式开工,标志着德赛西威向成为全球汽车产业首选合作伙伴的愿景又迈出一步,有利于加快公司发展进程,推动德赛西威深化高质量发展。
■延伸
德赛未来工业小镇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
记者了解到,此次开工的德赛西威智能网联惠南工业园,与近日刚入选广东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的仲恺德赛未来工业小镇有很大关联,是德赛未来工业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9月,德赛集团董事长、总裁姜捷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德赛将加快新型产业基地建设,位于惠南科技园的德赛未来工业小镇正在推进前期工作,将聚焦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电池,初步规划分三期进行,累计投入不低于100亿元,全部达产后将助力德赛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近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入库名单(第二批)的通知》,惠州有3个小镇入围,其中之一便是仲恺德赛未来工业小镇。
南方日报记者日前从惠州市发改局了解到,仲恺德赛未来工业小镇位于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北部,总规划面积约3.51平方公里,总体定位是以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核心,打造智能化产业区域集聚高地。
根据相关规划,该小镇立足惠州,对接湾区,将打造智能驾驶产业、新能源产业、物联网产业、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及新材料产业。
规划信息显示,仲恺德赛未来工业小镇近期目标(2019—2023年)计划总投资127.5亿元,引进汽车电子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8家、创新创业团队5个、高端人才100人,小镇主体产业项目完工,小镇总体空间布局基本形成。
该小镇还有更宏大的中期和远期目标。其中,中期目标(2024—2027年)计划总投资达到190.96亿元,小镇全面开发建设,产业形成规模化。以智能驾驶产业链、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为核心的智能产业集群初见规模,形成主业特强、多产联动、多元融合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而远期目标(2028—2030年)计划总投资达到229.08亿元,小镇建成,区域协同发展。形成多产业、多业态的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生态宜居的智慧城市新模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观察眼
发力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前沿
推动细分领域“裂变式成长”
作为两大支柱产业之一,惠州的电子信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沉淀,面临新一轮转型升级,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了一些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主要表现为从原来的手机、电视等终端消费品的生产加工制造,朝着产业链上游的细分领域集群化纵深推进,逐渐实现“裂变式成长”。汽车电子行业的多元化嬗变就是其中之一。
拥有德赛、华阳等一批相关的“明星企业”,惠州的电子信息产业与汽车产业逐渐实现融合,近年来表现出较为不错的发展势头。数据显示,目前,惠州拥有汽车相关生产企业50多家,去年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579.94亿元。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电子生产基地,惠州的汽车电子、汽车线束和发动机零部件三大汽配产品,产量和销量均居全国前列。
较好的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产业基础,为惠州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汽车电子细分领域提供了良机。目前,德赛等企业发力无人驾驶、智能汽车等领域,正是顺应了行业发展大趋势和惠州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电子信息产业进入变革突破、融合发展的阶段,5G商用时代可能全面开启,专家分析,到2030年5G有望带动我国直接经济产出6.3万亿元,如此巨大的市场、巨大的商机,惠州能不能抓住机遇分得一杯羹?”今年7月30日,惠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强调,要瞄准产业创新前沿,引进更多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强筋壮骨、强核补芯,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集群。
这对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智能网联汽车正有可能成为惠州电子信息特别是汽车电子产业新的增长极。这就需要政府做好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构建“顶层设计”,避免行业无序发展。
目前,惠州正在制订《惠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将为汽车电子特别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创新发展提供政策引导和支持。这说明惠州已经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接下来要做的是,在完善政策支撑体系的同时,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鼓励既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产业链上下游更多企业落户,延伸拓展产业链,并推动行业结构优化、提质发展,使产业集群更加精细化、高端化,增强惠州的产业核心竞争力。周欢
新闻推荐
点击广东科技在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比如“东莞社保卡,微信医保支付上线”(金羊网11月29日),就能让群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