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手法”为何能骗取3500万?
点击广东
科技在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比如“东莞社保卡,微信医保支付上线 ”(金羊网 11月29日),就能让群众得到更多便利。当然,科技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隐患,比如个人信息安全。
因此,“广东暂不对性别平等和个人信息保护立法”(金羊网11月29日),必然广受关注。当然,暂不立法不等于放手不管。关于性别平等问题,我们已有《妇女权益保障法》《就业促进法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只要执行到位,在促进性别平等、消除性别歧视方面一定会发挥重要作用。至于个人信息保护,据称在国家层面上的立法已有所进展,相信新法出台后,广东将有相关细化的法规跟进。当然,新法未出台之前,现阶段的个人信息保护同样重要和迫切,因此,监管部门仍需侧重于从源头加大对用户数据泄露的打击力度和惩罚力度。
其实,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已能够通过汇总各种信息,形成清晰的公民数字画像,甚至能够精确到个人身份和物理位置。这为执政执法创造了很好的技术支撑,比如,“惠州建立廉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领导干部每人一张电子"廉政身份证"”(南方网11月29日)。如果能充分利用大数据为每个官员“画像”,将有很好的警示提醒作用。不过,要使“廉政身份证”成为“有效证件”,信息采集渠道还需拓宽。
再好的机制,最终还要靠人去执行。“中山一干部11年虚报冒领民政扶贫专项资金3500多万元,自称"作案手法很粗糙竟然没人发现"”(新华网11月29日),这个案例,实实在在为相关部门提了个醒。民政扶贫专项资金领取,本来有一套完整而严格的程序,为何“粗糙”的作案手法能骗过各级审核把关人员呢?看来,玩忽职守、失职渎职,很多时候是比贪污更严重的腐败。
◎陈管见 国企职员
新闻推荐
推介良好投资环境 引进更多优质项目 仲恺高新区经贸代表团赴日韩开展系列经贸交流及招商引资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宣传推介中韩(惠州)产业园,加强对日韩招商工作,11月15~22日,仲恺高新区委副书记、区管委会主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