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 推动党风政风社风向上向善 市纪委监委为推动惠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市纪委监委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
今年8月24日十一届市委第五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
市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员更新干部廉政档案信息。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争取在未来十年把惠州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城市。市纪委监委如何助力惠州市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城市,为推动惠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日前,惠州报业传媒集团贯彻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一把手”访谈活动走进市纪委监委。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冯起忠表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担负起“两个坚决维护”政治任务,进一步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善。
聚焦监督职责
健全完善4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提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不负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这是我们每个纪检监察干部都应时刻牢记的职责使命。”冯起忠介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聚焦监督第一职责,健全完善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4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让监督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化“三转”,聚焦监督第一职责。一是加强日常监督工作。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通过带队到县(区)、市直部门调研督导、“面对面”约谈县(区)和市直部门党委(党组)书记、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等方式,层层传导压力,督促和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
二是积极开展监察监督工作。据悉,惠州市监察委员会成立后,设立4个监督检查室专门负责执纪监督工作,并制订 《惠州市纪委市监委机关执纪监督工作指引(试行)》,通过采取日常监督、专项监督、线索处置、谈话函询等方式,积极探索开展监督工作。制订 《关于明确派驻纪检监察组监察权限和推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的实施意见 (试行)》,进一步明确派驻 (出)机构、功能区、乡镇(街道)的监察职责,推进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三是加大派驻监督力度。市县两级派驻(出)机构发挥“零距离监督”优势,综合运用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函询等方式抓早抓小,加强对派驻单位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监督。
四是深化政治巡察。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和省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巡察政治定位,精准聚焦“六个围绕”,做深做细做实“政治体检”。据悉,十一届市委已启动第三、四、五轮政治巡察,以“一托二”方式巡察市总工会等30个市直单位党组织;启动两轮脱贫攻坚专项巡察,覆盖至全市46个省级贫困村;圆满完成省委巡视办交办的交叉巡察试点工作任务,对36个县(区)直单位党组织开展两轮县 (区)级异地交叉巡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截至今年9月,市委巡察机构共开展7轮巡察,发现问题1203个,移交问题线索186件,转立案14件,形成有力震慑。
整治“为官不为”
让敢担当善作为蔚然成风
推动惠州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离不开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针对此,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将“激励担当作为”和 “整治为官不为”作为改革发展这枚 “硬币”的“一体两面”落实好。一方面积极支持“撸起袖子加油干”;另一方面严肃治理“为官不为”,让敢担当、善作为蔚然成风。
“督促干部要作为,鼓励干部敢作为。”冯起忠表示,按照“三个区分”原则,既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又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激发新时代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在严肃治理“为官不为”方面,认真贯彻《“一线问责法”实施意见》,对贯彻中央政策执行不力、懒政怠政、失职渎职等3大类23种情形实行精准问责,让“太平官”坐不住,让“假把式”现原形。
据悉,今年1月~10月,全市共查处“为官不为”问题149起,处理14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0人。
此外,今年中央、省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挖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涉黑涉恶问题。记者了解到,惠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斗争和基层 “拍蝇”结合起来,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深入推进全市惩治涉黑涉恶腐败专项工作。惠州市建立健全了具体统筹、综合协调、信访举报、线索管理和审查调查以及线索处置、审查调查会商、直查督办、责任追究、通报曝光等运作机制,推动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强化监督检查全面起底摸排线索,加强直查督办,形成高压震慑态势。
严防“灯下黑”
将监督执纪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打铁必须自身硬。那么,惠州市纪检监察系统如何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健全内部防控机制,严防“灯下黑”?
“作为执纪者,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成为执行纪律的尖兵,更要成为遵守纪律的典范。”冯起忠表示,惠州市从健全完善自我监督、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等3大机制入手,着力推动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主业的同时,努力争做严格自律的标杆,把制度约束转化为纪律自觉,干部队伍展现出政治素养过硬、业务能力过硬、工作纪律过硬“三个过硬”的良好形象。
据介绍,市纪委监委强化自我监督,全面加强纪检监察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建设。紧扣纪律教育学习月主题,对全市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开展党性宗旨教育、党规党纪教育、优良作风教育和反面典型教育。通过编印反腐倡廉教育读本,拍摄制作警示教育片,举办红色教育培训班等举措,进一步加强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警示教育。
今年,市纪委监委深入开展“争做严格自律的标杆”教育,对惠州纪检系统获得中央纪委、省纪委嘉奖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进行报道,引导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争当标杆、做好表率,大力弘扬正气,为惠州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汇聚和激发了强大的动力。同时,各县(区)纪委还通过开展专题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开展“争做严格自律的标杆大家谈”等活动,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创先进的良好氛围。
除了积极宣传身边正面典型,激发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市纪委监委同时健全内部防控机制,出台《惠州市纪检监察干部说情干预和违规接触被审查人等情况报告登记备案规定(试行)》《惠州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处理和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制度,自觉将监督执纪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严管就是厚爱。市纪委监委从严管理监督纪检监察干部,对反映纪检监察干部的信访件,坚持有信必核,有案必查。在严格监督管理的同时,市纪委监委坚持实事求是、公正客观的原则,对于查明属于诬告、错告的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及时予以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
精准描绘干部廉情“画像”
惠州建立电子廉政档案为监督插上科技翅膀
每月下旬,市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员开始更新干部廉政档案信息,包括党组织生活、违纪问责处置情况等。今年,市纪委监委探索建立“惠州市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为监督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通过有效整合廉情信息,对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情况精准“把脉”,摸清全市市管干部“廉情”底数。截至目前,廉政档案系统已建立1328名在职市管干部廉政档案。
全方位采集监督对象廉政信息
廉政档案是市纪委监委为全市市管干部量身定做的一张 “廉政身份证”,实现动态管理、快捷查询、综合分析等功能。
“寻其起弊之源,医其受病之处”,是建立干部廉洁档案的初衷。通过建立廉政档案,对领导干部进行廉政“精准画像”,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廉政意识,加强领导干部廉政行为监督,全面掌握领导干部廉政状况。
“干部廉政档案更好地为干部分析提供详实数据和具体事实支撑,纪检监察机关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作用更能得到充分发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惠州市为所有在职市管领导干部和退休、离职不超过3年的市管干部 “量身定做”廉政档案,坚持集中录入、定期更新和适时录入相结合,全面、准确、及时地采集监督对象廉政信息。主要有党员干部基本情况、谈话情况、信访举报情况、问题线索处置情况、执纪审查情况、问责情况、廉政情况以及其他情况等。同时,当领导干部有婚丧喜庆事宜、述责述廉、兼职、任期内或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等情况时都要及时填报,努力做到信息齐全、“画像”精准。
“输入档案编号便可快速查询到领导干部的各项廉情信息。”该负责人表示,这不仅克服了以往纸质廉政档案管理凌乱、分散、信息不全面等问题,还真正实现了廉政档案整理方便、更新及时、查询快捷、统计全面的功能。
在廉政档案的管理上,惠州市实行一人一档、分级管理、专机操作、专人负责的管理模式。同时明确“三统一”,规范档案材料,做到统一内容、统一填写、统一录入。强化“四制度”,建立廉政档案归档制度、保管制度、查询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充分发挥“廉情分析师”职责
廉政档案是对党员干部实行动态管理、时时监督的重要手段。“廉政档案要"管"更要"理",充分发挥"廉情分析师"职责,是廉政档案系统建设的一大亮点。”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
根据相关工作方案,市纪委监委每半年要对领导干部廉政档案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向市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报告,并通报市委组织部;明确了市纪委监委相关部门负责监督对象的廉政档案管理、廉政情况分析等工作;各派驻(出)机构每半年对监督单位班子成员进行一次廉政“精准画像”。
记者了解到,系统具有强大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可对廉政档案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形成多种统计分析和查询多种组合的数据,如按单位、按学历、按政治面貌、按行政职级、按接受廉政教育次数、按接受廉政谈话次数等多种统计数据,对领导干部的廉政情况进行分析和查询,通过大数据方式分析干部队伍现状,对干部的监督和引导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廉政档案记载内容也将作为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惩罚处理、廉政谈话、专项监督检查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实时收录的廉政信息内容丰富、全面,为领导干部的提拔、任免、调动、考核、奖惩提供了准确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和决策依据。”该负责人介绍,系统还可对收录的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并自动生成风险等级,通过系统设置提醒、警示、纠正3类预警,及时对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违纪违规行为以及潜在可能引发腐败问题的情况实施预警提醒,切实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此外,系统还将不定期对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情况进行统计,采取整体形势对比、历史同期对比等方法,系统评估惠州市党风廉政建设形势,提出建议和意见。通过廉情分析,找出制度漏洞加以固化,既防止“牛栏关猫”“亡羊不补牢”,又杜绝干部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流入“堰塞湖”。
本版文/图 本报记者周 觅 通讯员陈惜辉 李 斯
新闻推荐
保险理赔员将进驻市区主要交警中队 惠州市推进“警保联动”助力市区交通缓堵
今后,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保险理赔人员将进驻市区主要公安交警中队,增加巡查区域及时间,助力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昨日,记者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