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餐馆新风尚“点餐提醒请适量”

惠州日报 2018-11-27 08:56

小餐桌,大文明。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是判断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城市文明指数测评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倡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文明餐桌光盘行动”,记者日前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今年来,惠州市市县两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印制 “文明餐桌”宣传海报共18000多张,发放到学校、工厂企业食堂和餐馆等,提醒消费者节俭惜福,文明用餐。餐饮企业、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倡导理性消费科学饮食、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已成为就餐新风尚。

多数餐饮店张贴“文明餐桌”公益广告

11月25日,记者在市区多家餐饮店走访发现,餐饮店醒目位置都张贴着“文明用餐”“不剩饭、不剩菜”“节约惜福”等公益广告,有的餐饮店还在每张餐桌上张贴 “文明餐桌公约”,或在餐牌下方印上“适量点餐避免浪费”字样,温馨提醒顾客文明节俭用餐。市区一些自助餐厅,为防止菜品浪费,还在就餐前收取押金,并设有专人监督。

市区江北海伦堡小区一餐饮店服务员王小姐告诉记者,餐饮店开张以来,一直在开展文明餐桌行动,“顾客点菜时我们会提醒适量点餐,如果还有未吃完的饭菜则提醒顾客打包带走,引导顾客树立文明节俭的用餐理念。”

“服务员,请帮我把这盘没吃完的菜打包。”市区麦地一餐饮店内,顾客林女士和朋友吃完饭后,面对剩余的糕点,林女士选择打包回家。林女士告诉记者,每次外出吃饭她都会根据吃饭的人数适量点餐,进行光盘行动,如果还没吃完则会把剩余的打包回家。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大家均表示现在很多餐厅会建议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餐厅服务员也会提醒顾客适量点餐,这样给人感觉特别好。这是一种很好的社会风气,既能避免铺张浪费,还能省钱。

文明就餐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小餐桌折射大文明,杜绝餐桌浪费,已成为共识。记者了解到,不管是在哪里,越来越多的惠州市民把文明餐桌理念转化为行为习惯,在就餐过程中节俭意识不断增强,浪费现象逐渐减少。

除了外出就餐,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家中也争做节俭生活践行者。“我们家里做饭,先根据人数估计饭量,然后按量炒菜,这样一般不会出现剩饭剩菜的现象。”蓝先生说,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浪费,还可以每餐都吃到新鲜的饭菜,既节俭又健康。

骆宇晴是市华罗庚中学的学生,在她看来,文明餐桌倡导的是一种科学、理性、健康的生活方式,“小餐桌,大文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身体力行,做到文明就餐、节俭用餐,让文明餐桌深入人心。”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市华罗庚中学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文明用餐的良好习惯。本报记者骆国红

新闻推荐

创新形式丰富内容 安全宣传深入人心 系列安全生产宣讲增强群众安全意识

“七进”活动走进企业,老师向建和光电员工示范心肺复苏方法。从劳保用品穿戴,到模拟火灾环境的应急逃生体验,以及对触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