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行动”延伸至家庭餐桌 惠州越来越多市民家中践行文明餐桌行动
广大餐饮企业、市民积极参与,倡导理性消费科学饮食、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已成为就餐新风尚。 《东江时报》记者姚木森 摄
小餐桌,大文明。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是判断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城市文明指数测评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倡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文明餐桌光盘行动”,东时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今年来,惠州市系统共印制了“文明餐桌”宣传海报18000多张,发放到学校、工厂企业食堂和餐馆,提醒消费者节俭惜福,文明用餐。广大餐饮企业、市民积极参与,倡导理性消费科学饮食、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已成为就餐新风尚。
餐饮店张贴“文明餐桌”公益广告
日前,东时记者在市区多家餐饮店走访发现,在餐饮店醒目位置都张贴着“文明用餐”“不剩饭、不剩菜”“节约惜福”等公益广告,还有的餐饮店在每张餐桌上张贴 “文明餐桌公约”,或在餐牌下方印上“适量点餐避免浪费”温馨提示,提醒顾客文明节俭用餐。在市区一些自助餐厅,为防止菜品浪费,还专门推出就餐前收取押金,并设专人监督。
“自餐饮店开张以来,一直都有开展"合理点菜、文明用餐"的文明餐桌行动。”惠城区河南岸街道东江学府社区一餐饮店店主吴先生告诉东时记者,顾客点菜时,他会根据顾客人数多少、男女比例提醒适量点餐,还有未吃完的饭菜会主动询问顾客是否打包,从而引导顾客节俭、文明用餐。吴先生认为,餐饮店自觉主动提醒顾客适量点餐,不仅提高了餐饮店在顾客心中的形象,也能让消费者吃得健康理性。
“服务员,帮我把这盘没吃完的打包。”市区麦地一餐饮店内,顾客林女士和朋友吃完饭后,面对剩余的一点糕点,林女士选择打包回家。林女士告诉东时记者,外出吃饭她都会根据吃饭的人数适量点餐,进行光盘行动,如果还是没吃完则会把剩余的打包回家,不浪费。
随后,东时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大家均表示现在很多餐厅会建议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餐厅服务员也会提醒顾客适量点餐,这样给人感觉特别好。同时,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外面吃饭时会把没吃完的食物打包带走,这是一种很好的社会风气,既能避免铺张浪费,还能为自己省钱。
杜绝餐桌浪费已成许多人共识
小餐桌折射大文明,杜绝餐桌浪费,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东时记者采访了解到,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外,越来越多的惠州市民将把 “节约、光盘”的理念变成自身的行为习惯,在就餐过程中节约意识不断增强,浪费的现象正在逐渐减少。
除了外出吃完,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家中也开展光盘行动,争做节俭生活践行者。市民蓝先生说:“我们家里做饭一直例行节约的原则,根据家里人数的多少估计一下饭量,然后按量炒菜做饭,这样家里一般都不会剩饭剩菜,这样不仅避免浪费,每餐还都能吃到新鲜的饭菜,既节约又健康。
骆宇晴是市华罗庚中学的学生,在她看来,文明餐桌倡导的是一种科学、理性、健康的生活方式,“小餐桌,大文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身体力行,做到文明就餐,节俭用餐,让餐桌礼仪深入人心。”东时记者了解到,今年来,市华罗庚中学开展“文明餐桌,你我共建”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发挥学生会、志愿者的示范引领作用,培养学生文明用餐习惯。
本组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骆国红 张荟婷
声音
文明餐桌:理性消费节俭用餐
“客人在点餐、用餐过程中,我们都给予了引导,向他们宣传和倡导"光盘行动",不建议客人点太多,按量按需来点餐。客人也越来越接受这样的用餐方式。”出生于1988年的市民吴女士是一名餐饮店老板,在她看来,餐桌文明应该深入到每一位客人心中。践行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是传承和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而且对于提升城市文明品位、推动文明城市创建都具有积极作用。
正在该餐馆就餐的市民黄女士是一名90后,刚参加工作两年,她告诉东时记者,如今在外就餐,身边的朋友们都会理性消费,节俭用餐,人人倡导“光盘行动”。
“小小餐桌,承载文明。打造"文明餐桌",厉行勤俭节约,需要我们每一位市民积极参与。每一个人都从生活点滴做起,与文明握手,向陋习告别,让餐桌文明浸润到城市每个角落,实现"文明餐桌"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相互协调和良性互动。”黄女士笑着说。
新闻推荐
运动员研究“寻宝”地图向下个目标出发。《东江时报》记者林奶花摄东江时报讯记者林奶花通讯员袁蕴华陈子良边“寻宝”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