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发生6.2级地震,惠州多处有明显震感 全市已有多处应急避难场所
制图:周美霞
南方日报讯(记者/刘光明宝)根据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信息,11月26日7时57分台湾海峡发生6.2级地震。与此同时,惠州多处有明显震感,暂无人员伤亡报告,多趟途经列车晚点。
物品晃动持续了数秒
惠城区江北、河南岸等地多位市民反映,当天早上8点前后,发现房子抖动了一下,沙发、鱼缸、窗户等都在抖。还有的市民被摇醒,发现窗户嗡嗡响了几声。惠东网友反映,当时正在吃早餐,就感觉到房子在摇晃,桌子上水杯里的水也跟着晃动,第一感觉就是地震了,随后上网得到了核实。
事发之后,包括惠城、惠东、博罗等在内的多个县区均有人反映震感明显,但由于持续时间只有短短几秒,而且影响有限,很多人只是在微信或网络论坛分享自身的经历。
也有市民认为,这是近年来感觉最明显的一次,并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组织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大家的防震救灾意识。
惠州市地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惠州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相对活跃的中段,全市多数地区处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防区,沿海部分地区如惠东稔平半岛以及大亚湾沿海地带则处在7度设防区。同时,惠州所处大地构造单元属华南褶皱系,地貌类型复杂,主要有罗浮山断裂、紫金—博罗断裂等多个断裂带,具有发生地震的构造背景。因此,惠州是全国24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地震灾害的威胁长期存在。
目前,该市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各类地震监测台站共有22座,地震群测群防宏观观测点有10处,都分布在各个县区。接下来,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台网工程将在该市建设73座地震台站。另外,省地震局在惠州市部分中小学校安装了第一批8个地震预警终端,并在全市布设16个地震流动重力测点。惠州市地震局将进一步优化地震信息相关系统,完善监测信息的收集、传递和上报程序,提升地震监测水平。
家中平时可备应急包
一旦地震来临,影响较大怎么办?这时,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非常关键。
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起,惠州就开始推进市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目前在华罗庚中学和惠州学院各建成了一处室外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主要有应急指挥、应急棚宿、应急通道、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应急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应急物资储备及分发、应急垃圾储运等功能区。同时,建设了暗坑式应急厕所、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应急照明等设施,并设置了标志牌、指引牌和功能区划牌。按建设设计规划,这两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都可容纳4000多人。
惠州市地震局还依托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和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在部分社区和学校设置了30多个小型应急避难场所。惠州民政部门也设置了不少应急避难场所。
该负责人介绍,面临地震灾害还有很多自救措施。比如,要躲在墙角或结实的家具旁边,注意保护头部。立即关闭电源、煤气、水龙头。如有可能,要把门打开,确保逃生出口通畅。平时家里可以备一个应急包,备好简单的食品、饮用水、便利药品和剪刀、口哨、小型收音机等物品。
新闻推荐
定期与深圳联合检查坪山河插花地 大亚湾区采取针对性措施推进反馈问题整改
自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广东省反馈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及固体废物环境问题专项督察意见以来,大亚湾区各级各部门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