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企业家李东生位列其中 党中央决定表彰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个人 名单正在公示

东江时报 2018-11-27 07:54

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 图片由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提供

东江时报讯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党中央决定表彰一批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目前,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名单正在公示中,听取意见,接受监督。

东时记者梳理该名单发现,在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中,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兼职)李东生是惠州惟一上榜的企业家代表。

此外,因研发青蒿素和惠州结缘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在名单之列,曾经两次到惠为惠州军民融合创赛撑场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也位列其中。

李东生勇立潮头37年仍坚守在一线

在刚过去不久的10月份,全国工商联发布由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共同推荐宣传的“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TCL集团董事长兼CEO李东生作为改革开放历程中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标杆人物上榜。

时隔不久,李东生再次登上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荣誉榜。作为TCL集团的掌舵人,李东生既是“实业兴国”的呼吁者和代言人,更是实业精神的践行者,带领TCL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求新求变,为中国经济发展留下了鲜活的印记。

李东生,1957年7月出生,广东揭阳人。1978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李东生进入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学习。1982年,毕业后的李东生被分配到机关工作,但他却想走一条不同的道路,加入了中国最早的合资企业之一——— TTK家庭电器有限公司,也就是TCL的前身。

在37年间,乘着改革开放的时代东风,TCL在李东生的带领下,从当初一个小小的车间,发展成为今天拥有7.5万余名员工的跨国企业集团,产品行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逾千亿元。

作为TCL掌舵人,李东生敢于创新,主导TCL开展重大跨国并购,开创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先河。彩电销售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和全球前列,创下了制造我国第一台按键免提电话、第一代大屏幕彩电等多个第一。带领团队建成完全依靠自主创新、自主团队、自主建设的高世代面板线,实现我国视像行业显示技术的历史性突破,中国继日韩之后成为掌握自主研制高端显示科技的国家。此外,李东生还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勇立潮头37年,至今依然在一线拼杀,李东生在多个场合表示“做了37年企业,很享受这个过程”,未来只要方向对,不怕路遥远。李东生曾说过,做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有理想和情怀,更需要坚守,终一生,成一事。

李东生始终认为 “实业是中国经济的脊梁,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基础”,凭借对实业的坚守,对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的执着,他最终带领TCL成长为中国智造的代表、征战全球的大国品牌。

李东生表示,生逢伟大时代,企业家群体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备打造“中国的世界品牌”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更要以“走出去”的中国品牌为依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为大国崛起贡献品牌力量。

李东生简介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7年7月出生,广东揭阳人,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兼职)。他主导TCL开展重大跨国并购,开创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先河,在全球设有28个研发机构和22个制造基地、产品行销160个国家和地区、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彩电销售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和全球前列,创下了制造我国第一台按键免提电话、第一代大屏幕彩电等多个第一。带领团队建成完全依靠自主创新、自主团队、自主建设的高世代面板线,实现我国视像行业显示技术的历史性突破,中国继日韩之后成为掌握自主研制高端显示科技的国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屠呦呦受葛洪启发发现青蒿素获诺奖

在名单中,和惠州有着不少渊源的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也在其中。说到惠州与屠呦呦缘分,不得不讲青蒿素和葛洪。

1969年2月,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任务,开始搜集相关的历代医学资料并进行实验研究,而灵感就来自东晋医药学家葛洪的编著《肘后备急方》。她曾公开介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从书中看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让她收获灵感,帮助她在失败了190次后,成功发现了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并最终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由此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而《肘后备急方》就是葛洪在惠州罗浮山修道期间编著的,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医疗“急救手册”,也是在民间普及中医中药知识的最早教科书。

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带火罗浮山的青蒿园,也让葛洪在罗浮山期间的医药著作为更多人所知。2015年12月,屠呦呦还专门委托老同事送来有其亲笔签名印鉴的专著 《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赠送给惠州罗浮山葛洪博物馆。

孙家栋两次到惠州为军民融合创赛撑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也毫无悬念在名单之列,他曾经两次到惠州为军民融合鼓与呼。

孙家栋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虽然高龄,仍然心系国家航天事业,尤其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在去年和今年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民融合专业赛(惠州赛区)中,孙家栋到惠州作为嘉宾参加创赛。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依然目光如炬,神采奕奕,每次出场都引发一阵阵的欢呼声。他现场给企业鼓励,并勉励惠州应该发展壮大军民融合产业。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黄岸媚

新闻推荐

惠州市工商联:贯彻新发展理念促民营经济发展

本报讯(记者杨剑辉通讯员聂承刚)市工商联日前召开座谈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