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做好承接深圳智慧工厂准备” 专家学者为惠州城市总体规划支招

东江时报 2018-11-26 10:15

美丽惠州正朝着国内一流城市的方向不断迈进(资料图片)。 图片由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提供

东江时报讯 记者冯丽均 “目前,惠州的产业园区主要聚集在城市外围,产业与居住分开,未来城市产业发展趋势必然是倡导产城融合的混合式发展。”近日,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与轴线研究专家评审会举行,7位专家聚集惠州在新时代的定位、战略空间布局、与其他兄弟城市的合作、产城融合等议题,对惠州三份规划草案问诊把脉,并提出专业意见。

规划惠州要成为共建大湾区门户枢纽

今年7月30日,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必须从全局着眼、从问题入手,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工作新局面,争取在未来十年把惠州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城市。

市住建局局长甘少权在会上介绍称,为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惠州邀请国内城乡规划、社会经济和交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参与编制了《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8-2035年)》、《惠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惠州市全域空间轴线专题研究》。

据介绍,三份规划着眼于惠州如何把握国家“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深莞惠经济圈(3+2)和中韩(惠州)产业园建设的历史机遇,发挥优势,加快构建产业合作平台、融入区域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等,推动与大湾区各市在交通、产业、金融、科技、服务等领域深度对接与合作,引领广州、深圳核心城市发展要素在惠州集聚,联动港澳,加大力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升惠州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规划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沿海发展轴的核心,往西联系广东、云南、东盟等国家,往东联动海西经济区、长江经济带两个经济活跃度较高的沿海发展区域。惠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是“联通珠江东岸与辐射闽赣”及“联通海西经济区与长江经济带”的双节点,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应强化珠三角连接粤东北及闽赣地区的门户枢纽地位。

评审产城融合需在规划里得到体现

据现场汇报,惠州各县区的工业园区有49个,但相对来说,空间发展缺乏重点,优质资源“分散开发,联运不足”,难以形成显示度。

在现场踏勘和听取规划汇报后,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产城融合需在规划里得到体现。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工王富海称,规划的关键在于探讨城市发展基本的需求问题,一是目前城市发展已进入到以质量取胜的阶段,扩张一定是结构性扩张,向着高投入高产出去做;另一方面是建成区域如何提高质量,“这可能是决定我们城市接下来能不能吸引人,能不能留住人,能不能让更多产业选择惠州的重要因素。”

他提醒,惠州有49个工业园区,总体来说并不算多,但大多聚集在城市外围,他认为未来城市的产业发展一定是多元的,包括工业、服务业、文化产业等,都需要产业和生活更好地融合。他建议城市应在产业布局和工业布局上更多地倡导混合式发展,相关要素综合性配置,而不是大块大块的居住和大块大块的工业成为规划主要的构筑要素,商业、服务业等与生活和生产之间的过渡和联系应作为规划里的重要原则提出。

“今天我听到最多的两个词,一个是分散,园区分散、资源分散、城市分散,另一个词是虹吸。”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惠莞分院院长刘永平认为,这提醒惠州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各类资源要素可能会进行重要分配,惠州在新的分配中占什么优势和失去什么取决于公共服务,如果跟不上,例如人才就会被吸引走,继而导致后续发展受限。如果设施建设得好,可能能争取到高端的资源。

做好“腹地”和“枢纽”文章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教授丁力认为,规划提出惠州是粤东地区的战略腹地、枢纽门户,在这两方面,惠州研究得还不够透。

他分析,战略腹地是尊重市场规律的提法,以前广东跟香港前店后厂,香港是店,广东是厂,一定意义上广东就是香港的战略腹地。他认为,近年来,在深莞惠合作中,惠州跟深圳的对接没有完全做好,惠州应积极创造条件让深圳华为这样的企业搬到惠州来,“现在的工厂再也不是过去的汗水工厂,而是智慧工厂,那惠州要做智慧工厂,就要做好准备。”

而对于枢纽门户的提法,他说,因为枢纽门户需要发达的交通,惠州是珠江口东岸经济圈辐射周边地区重要的战略节点。“这个重要节点需要解决的是产品、技术、服务要在这个地方变现为财富的问题,但惠州这篇文章还没有做好。”他称,交通问题、产品等变现问题不研究,战略腹地、枢纽门户都只是规划上的一个,他认为,如果要实现,需要研究如何在规划上体现出来。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李贵才感叹,“惠州有这么好的旅游资源,但没有开发好。”他结合深圳和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提出建议,越是有良好的旅游资源,用常规的模式去开发越难,这需要国内外知名的旅游企业来进行开发,“他们的视野,他们的投资能力会真正地把我们这个地方的资源集中起来。”

新闻推荐

32人获评第三季度“惠州好人”

东江时报讯记者骆国红通讯员谭芸日前,东时记者从市文明局获悉,惠州市2018年第三季度“惠州好人”评选结果出炉,吴晓华等32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