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爬行世界的多姿精灵 惠州生态环境优良,繁衍生息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
白唇竹叶青蛇。
繁花林蛇。
中国雨蛙。
大绿臭蛙。
眼斑水龟。
平胸龟。
大壁虎。
变色树蜥。
眼镜王蛇。
黑头剑蛇。
丽棘蜥。
每年11月是全国“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2018年,广东省第28届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的主题是“发现动物之美,共建美丽广东”。
惠州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总面积1.13万平方公里,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2℃,年降雨量1700-2300毫米。地理区位优越,生态环境优良,集山区丘陵、江河、湖海于一身,森林覆盖率达62.42%。
得益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在此繁衍生息。两栖爬行动物在野生动物世界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了掌握惠州市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类及其分布状况,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教授级林业高级工程师周纪刚从2004年开始,探访惠州市各乡镇、林间,翻越南昆山、罗浮山、象头山,走进古田自然保护区、金桔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守候、观察、记录,用镜头捕捉两栖爬行动物的各种形态,十多年来共拍摄了万余幅生态照片。近日,由他主编的《惠州两栖爬行动物》出版,共记录惠州市两栖爬行动物102种(不包括海栖种类),其中两栖动物34种、爬行动物68种。
通身绿,眼睛红,体侧有红白相间链条状纵线纹,尾背和尾端焦红色,盘踞于枯枝上的竹叶青蛇,呈现出摄人心魄的姿态;体背面多橄榄绿色,杂以土红色或深棕色斑纹的泽陆蛙,鼓起了咽侧下外声囊,别以为它“气鼓鼓”的,实际上,它正在求偶;体两侧带着浅绿黄色,体前背中央有菱形棕黑斑,趴在树墩上的丽棘蜥大有傲视天下之感,而扭着脑袋的它,却又憨态可掬……一幅幅生动照片,呈现了两栖爬行动物生命的多姿多彩,一个个精彩的画面令人动容,呼吁人们更多地关注、保护野生动物,共建美丽家园。本报记者陈春惠
本版图片 本报记者王建桥统筹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东江图片社特邀摄影师周纪刚 摄
新闻推荐
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 到2020年惠州形成工业互联网完整产业链
本报讯(记者蔡敏霞)近日,惠州市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