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农药增效剂减少农药使用量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研究成果在新疆棉花试验田应用效果显著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研究成果在新疆棉花试验田应用效果显著。
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获悉,在新疆农垦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指导下,该院生态环境化工技术团队的研究成果有机硅农药增效剂,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棉花落叶剂的小区与大田试验应用效果显著,成功降低了30%棉花落叶剂的农药使用量,符合国家的“双减”计划。
有机硅农药增效剂是一种绿色无毒精细化学品。添加到水中可大幅度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从而大幅度提高农药和叶面肥的附着力和铺展性,提高植物叶面对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使用成本和农药残留,也提高了企业的农药附加值。新疆的土壤为碱性,现有普通的有机硅农药增效剂在碱性土壤中容易水解,该研究团队由于抓住解决耐水解这个难题,取得了新疆试验田的成功。
据悉,该产品投放新疆试验田前,还在广东多个地区进行了系列推广试验,如惠州市惠东县马铃薯基地(惠东县铁涌镇河潭村、惠东县平山街道三联村)、茂名化州橘红基地、潮州凤凰山单丛茶叶基地等,有些已经试验完成均获得成功。
该成果系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在生态环境化工方面的系列成果之一,是2017年成功荣获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本土创新科研团队的石化行业VOCs治理团队在生态工业环境开展应用的基础上,在生态农业环境方面的标致性成果。
知多D
中大惠州研究院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是中山大学与大亚湾区管委会共建的科技创新平台,成立于2011年5月,是广东省第一批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也是全国首家专业服务石化产业的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基于惠州石化产业创新发展需求,面向广东省六大石化基地和超万亿产值的石油与化学工业行业,聚焦全国石化行业中的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主攻绿色化学工艺、功能性精细化学品、电子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减排和资源化、安全与节能、化工园区管理和近岸海洋等八个研究方向。
文/图 本报记者张 晨 通讯员吴海波
新闻推荐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全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增至5个
“黄东升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团队研讨现场。本报讯11月21日,大亚湾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揭牌仪式在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