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可领钱 惠州多个小区安装了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实施有偿分类回收

南方日报 2018-11-20 06:18

“小黄狗”进驻惠州多个小区,一些居民在试用。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手机注册账号、分类投放垃圾、扫码提取现金……如果在自家小区的楼下,如此便捷就能既支持环保,又赚点零花钱,那么您愿意参与垃圾分类吗?

从今年8月开始,一只“小黄狗”在惠州刮起环保风。“小黄狗”全名叫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目前,已有80组“小黄狗”设备进驻惠城、惠阳、大亚湾辖区内多个居民小区,实施垃圾分类有偿回收,吸引越来越多居民热情参与垃圾分类。

●南方日报记者卢慧

80组“小黄狗”进驻居民小区

11月16日上午,惠城区江南街道在共建社区鹏达丽水湾小区举行“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推广启动仪式。

“第一次使用需要用手机注册,之后就可以通过输入手机号或者直接扫码使用了。”推广启动仪式上,小黄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城市经理吕江波一边为小区居民讲解,一边演示“小黄狗”的使用步骤:登录账号后,在屏幕上选择投递品类,然后按要求将可回收物品投进相应的回收箱,结束投递后app会显示现金收入,现金还可以提现到微信零钱账户。

张阿姨是鹏达丽水湾小区居民,听完讲解后,她马上兴致勃勃地拿起手机扫码体验。不到两分钟,1个塑料空瓶投入到机器中,0.04元现金到了她的账上。“很方便,还有钱赚,以后家里可回收的垃圾我都准备打包拿到这里来。”张阿姨说。

一些邻近小区的居民,也参加了当天的推广启动仪式,譬如梁女士就是。“刚刚看了试用,觉得特别好,希望我家所在的小区也能快点安装。”梁女士说。

作为惠州中心城区,惠城区已有8个街道投入使用了15组“小黄狗”设备。“接下来,惠城区将逐步全面推广使用"小黄狗"”,惠城区爱卫办副主任赵拥军介绍,首先推广使用的是全区逾千个配备物业服务的小区,接下来是其他小区及公共场所。

“"小黄狗"在惠阳、大亚湾推广的更早更多。”吕江波介绍,今年8月,“小黄狗”就进驻了惠阳,迄今已有65组“小黄狗”在惠阳、大亚湾“上岗服务”,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扩大中。“很受居民欢迎,还有小区业委会主动找我们安装。”吕江波说。

有偿回收吸引越来越多人参与

“过去,垃圾分类在分类知识普及、提高居民分类意愿方面确实都存在难点。”惠城区爱卫办副主任赵拥军介绍,“小黄狗”分类指引明确、有偿分类的做法确有优势。

从分类指引方面来看,1组“小黄狗”设备分为饮料瓶、塑料、金属、玻璃、纸皮、纺织物、有害垃圾共7个垃圾箱体,相比过去干、湿、有害垃圾的垃圾分类“三分法”更细致、更直观。同时,各箱体上明确标识了能接纳对应垃圾的名称甚至图示,让小区居民一目了然,便于实操。“投放错误的回收垃圾将不被系统认可、不能返钱。”吕江波介绍,箱体内有红外线识别和形体识别,不符合要求的回收物会原样、原渠道退回来。

同时,有偿回收的做法提高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此前,惠州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时采取“宣传员、监督员、指导员”的齐上阵的“三员机制”,还免费发放分类垃圾桶、垃圾袋,但后续宣传、投入都没有持续跟进,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与日俱减。再看“小黄狗”运行几个月来的情况,刚开始使用时,1组“小黄狗”设备每天需要满仓清理3到5次,随着不断推广和居民熟练使用程度的提高,满仓清理周期不断缩短。“惠阳有些小区一天要满仓清理20多次。”吕江波说,这说明居民很有热情使用“小黄狗”。

值得关注的是,“小黄狗”瞄准了垃圾分类回收的痛点。“以前,有居民看到自己分好的垃圾还是被保洁员混装混处理,感觉自己白分类了,参与热情大打折扣。”吕江波说,“小黄狗”不仅是在收集源头做到分类,转运和处理也是分类的,“从箱体中取出的垃圾分类打包后,目前是运回东莞总部处理,惠州的分拣中心预计本月底能投入使用。”

此外,“小黄狗”还有一些功能设计很智能。譬如自动投口防夹手功能,就是当投口正处于关闭状态时,若使用者手置于投口下侧,投口触碰到手后,电机将停止工作,投口停止关闭,防止对人员造成伤害,这一功能对保护手脚慢的老人、孩子尤其贴心。再比如满载预警功能,就是当某个箱体内部垃圾桶满载时,警示灯会亮起,投口电机终止工作,投口不可打开,产品本身智能系统可通过手机app推送或短信发送预警信息,联络工作人员及时清运。

探索市场化解决垃圾分类难题

“小黄狗”并非惠州独有。今年6月起,“小黄狗”先后进驻广州、重庆、深圳、上海、西安、成都、珠海等地,受到不少居民的欢迎。尤其是在“小黄狗”总部所在地——东莞发展尤为迅速,目前已有350组设备在运行,155组设备待安装,预计今年内运行设备总数将达到1000组。

但“小黄狗”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小黄狗”不能给小区物业带来收益,还可能增加管理压力,所以有些小区物业会质疑甚至抗拒。以在惠阳某小区推广时的情况为例,小区物业强烈阻止“小黄狗”进驻,最后还是小区业主委员会绕过物业,直接联系“小黄狗”工作人员,最后才促成“小黄狗”进驻使用。“困难是有的,遇到这种情况,公司方面只能不断做解释工作。”吕江波说。

需要说明的是,“小黄狗”回收垃圾的价格比起废品收购站确实是低些,玻璃、有害垃圾回收甚至还是公益的,那么,“小黄狗”的存在长期来看会不会成为“鸡肋”?“流动的废品回收员一般只回收大块塑料、纸皮等价值高的可回收垃圾,而这部分垃圾只占可回收垃圾的三成,我们的设备却能回收更多更细小的可回收垃圾。”吕江波说。此外,“小黄狗”一般就安在小区快递柜旁边,业主取了快递后,随手就可以把包装盒投进旁边的“小黄狗”,某种程度上也杜绝了垃圾二次污染,提高可回收垃圾的利用率。

惠州市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到,惠州将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到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含可回收物和分类收集并实施资源化利用的厨余等易腐有机垃圾)。

“部分可回收垃圾的收运处理正在市场化。”惠州市环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小黄狗”之前,惠州还出现了废旧衣物、废弃电池的回收处理企业,这些市场化做法都在引导居民提高垃圾分类意识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值得鼓励。

新闻推荐

要让民众分享到绿色福利

保护考洲洋不只是政府职责,也要发动公益团体、社会组织和市民参与其中。提高“颜值”,惠州可以引进红叶、异木棉等树种,匹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