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全细准”质量有保障 精准施策挂图作战,惠州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阶段成效明显
11月13日22时,惠东县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灯火通明,与室外完全暗下来的天色形成强烈对比。资料归档、录入系统、讨论并解决问题,一片繁忙。自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以来,手脑并用,智慧碰撞,加班加点,成为惠州普查员们工作的常态。这只是惠州不折不扣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是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全面普查阶段,是普查工作关键年。惠州市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积极成立组织机构,落实人员、办公场所、经费等保障条件,扎实推进,狠抓落实。按照计划,11月底前完成数据审核工作,12月将对普查数据审核工作开展质量核查。
■惠州实践
落实办公场所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惠州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我国在2007年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2017年至2019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污染源普查是重大的国情调查,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对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有针对性制定改善环境质量措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要求,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实办公场所,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精准施策,挂图作战,方能百战百胜。2018年4月,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统领性方案——— 《惠州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的印发实施,明确该项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这也标志着惠州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进入攻坚阶段。
市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强调要周密部署,不折不扣完成污染源普查工作任务。各县区也相应成立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辖区内污染源普查工作。
经费保障是做好工作的坚实基础。惠州市本级和各县区共安排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经费普查工作经费3100多万元,为普查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惠州亮点
全
全面拉网确保“应查尽查、不重不漏”
宁可辛苦一倍,不可遗漏一个,成就了惠州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全”:汇总收集数据信息,形成市底册下发各县区筛选,建立全市清查名录库,清查底册共计71174家,其中工业企业68230家,畜禽养殖1150家,集中式治理设施1007家,生活源锅炉159台,入河(海)排污口628个,覆盖全市污染源。
选聘的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全部登记造册并发放“两员”证件。共举办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培训班27期,选聘的普查指导员290人、普查员1931人,对普查技术规定等进行培训,全部人员持证开展污染源普查工作。提及“全”字,选聘两员方面也有充分体现。
为了确保“应查尽查、不重不漏”,惠州在清查时全面拉网。按村(居)民委员会管辖的地域范围确定普查小区作为基本地域单元,划分普查小区1300个,每个普查小区配备一个熟悉情况的村级工作人员作为普查员。每个普查小区,严格按照普查技术规定,由熟悉普查人员带路,组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开展拉网式排查。
细
每项普查工作均制定详细计划
精细化管理是整个企业运行的核心工程,在制造企业中运用并不鲜见。在惠州的污染源普查工作中,“精细化”三字的身影随处可见。
计划方面,每项普查工作均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将工作任务细化到每个人、每一天,各县区也制定相应计划报市普查办;针对具体普查工作任务,市普查办实施日调度、周汇总、月分析,每天根据调度情况采取措施推进,每周召集县区技术人员学习交流,每月组织分管领导召开进度分析会,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完成。
工作方面,按照污染源普查工作的相关要求,严格落实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如调查工业污染源时,调查员全面查清企业的原辅材料消耗、产品生产情况,产生污染的设施情况,各类污染物产生、治理、排放和综合利用情况 (包括排放口信息、排放方式、排放去向等)、各类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行情况等。
管理方面,管理精细化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制定普查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明确每个人员职责,确保能准确地领会、精确地贯彻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准
三级联防确保精准无误
在快餐时代,每一个用最高标准作为准则的行动,都值得点赞。做到“查得准”的惠州污染源普查工作,让不少人竖起大拇指。
培训指导是“查得准”的基础。今年8月开展入户调查以来,不到3个多月时间,共举办培训44期,培训普查员2623人次,普查对象17855人次,做到普查技术人员、普查对象基本全覆盖。通过培训,普查技术人员能够熟悉掌握普查技术路线、准确把握入户调查重点、正确理解每个指标的含义。
同时,注重质量控制,编制实施《惠州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办法》和《惠州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实施细则》,健全分级负责普查质量责任体系,建立普查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各级普查机构明确一名质量负责人,建立普查质控工作组,对普查的每个环节实施质量管理和检查。建立普查数据质量溯源和责任追究制度,各个环节均要求相关责任人签名确认,确保数据准确。
而为了确保精准无误,惠州实施三级联防:普查指导员在普查员现场审核的基础上,对普查表进行全面审核,并抽取10%比例开展现场检查与核实,审核发现问题,立即要求相关人员按照有关技术规范整改;县区质控小组对辖区普查表完整性、规范性、合理性审核全覆盖,并抽取10%比例进行现场复核;市普查办组织人员对各县区提交普查表进行审核,并抽取一定比例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核实。
■成效计划
11月底前完成数据审核工作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截至目前,惠州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全面完成,污染源清查底册数共71174条,清查阶段共排查75157家 (实地排查新增3983家),确定纳入全面入户调查对象26841家。入户调查工作扎实推进。截至10月底,全市普查表填报(包括纸质表、电子表等)100%完成。目前正在进行数据审核工作,审核完成率70%以上。
该负责人说,下来,惠州将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加快推进全面入户调查数据审核工作,倒排工期,严格进度,在11月底前完成数据审核工作。将质量控制贯穿普查各个阶段,按照普查有关规定要求开展质量核查,12月对普查数据审核工作开展质量核查,保障普查数据质量。
该负责人坦言,污普工作专业性要求高,接下来将在汇总建库前计划对全市普查技术骨干进行一系列专题培训,提高普查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同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主流媒体强化宣传,为普查工作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氛围。定期进行检查指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实,保质保量完成惠州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本报记者黄晓娜 通讯员惠环宣
新闻推荐
尊敬的客户:感谢您对中国电信始终如一的信任和支持,为了向您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我公司将于2018年11月20日18:00-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