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5A难,守5A更难 惠州西湖 今后如何发力?
惠州西湖承载着惠州的记忆,也见证着惠州的成长。
■相关
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亿多元,实施了10大类、163小项整治项目,实现了景观质量、游览设施、管理服务明显提升……自2009年10月启动惠州西湖旅游风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以来,历时9年,惠州西湖终于摘取5A“金牌”,令惠州人骄傲。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惠州西湖从此可以躺在“金牌”上睡大觉了。国家旅游管理部门在2015年启动了针对A级景区的动态管理机制,5A景区的“终身制”被颠覆,“有进有出”的长效考核和管理成为常态。如何锁定5A景区的行列,如何在后5A时代持续发力,惠州西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9年创建,惠州西湖不负苎萝西子美誉
惠州西湖自形成发展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其山川秀邃、幽胜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隐现于树木葱茏之中,景域妙在天成,有“苎萝西子”之美誉,又有“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的记载。北宋苏东坡谪居惠州,使西湖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
如今的惠州西湖旅游景区位于惠州市市区,由西湖景区和红花湖景区组成,总面积20.91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3.13平方公里),以“六湖九桥十八景”著称。
立足于打造“景城典范,惠民西湖”,更好发挥惠州西湖的旅游龙头作用,加快惠州旅游业发展,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提高惠州宜居宜业宜游水平,推动全域旅游建设,惠州市委、市政府于2009年10月决定启动惠州西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并连续多年列入“民心工程”,写入市委、市政府工作报告,安排专项资金,作为城市建设重要工程全力推进。
2010年编制完成《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旅游总体规划(2010—2020)》;2012年修编完成《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2—2025)》,获国家住建部批准。2012年以来,按照上述“两部总规”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惠州编制《惠州西湖创5A整治提升优化方案》,并协调全市各职能部门,按照责任分工,明确任务时限,落实工作措施,齐心协力推动西湖创5A工作。
以“让游客舒心满意,建最美生态西湖”为质量目标,以“用心服务、科学管理,共创品牌、西湖惠民”为质量方针,惠州全力把西湖打造成以观光览胜、旅游度假、休闲健身、历史文化、科普教育等功能集一体的示范性、独特性的旅游景区。
按照提升优化方案,惠州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亿多元,实施了10大类、163小项整治项目,实现了景观质量、游览设施、管理服务明显提升。“惠州西湖景观质量”分别在2014年12月通过省景评委评审,2015年12月通过国家旅评委评审。2016年12月,国家旅评委对惠州西湖创5A工作提出指导意见,此后,惠州制定了《惠州西湖创5A迎国检整改提升工作方案》,召开会议严密部署,认真整改提升。
上月29日,2018年新晋5A级旅游景区颁牌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正式为惠州市惠州西湖旅游景区授牌。
持续免费,景区服务配套还有待提升
2012年6月28日,惠州西湖全面免费开放,游客可以免除此前的40元门票,尽兴游览。
摘取5A“金牌”后,最多市民、游客关心的问题就是,惠州西湖还能继续免费吗?惠州市园林管理局副局长翟伟中表示,惠州西湖风景旅游区将一如既往免费。
除了门票,惠州西湖周边停车难、交通拥堵等问题,规划建设涉及居民建筑保留、改造和旅游配套设施新建等事宜,都是惠州西湖5A创建成功后还要持续关注的。
这种关注,不仅是回应民意,也是响应国家旅游管理部门的要求。
国家旅游局在2015年启动了针对A级景区的动态管理机制,5A景区摘牌的第一记实锤落在了秦皇岛山海关景区。至此,5A景区的“终身制”被颠覆,“有进有出”的长效考核和管理成为常态。
A级景区被国家旅游局通报所显示的处罚程度分为五个级别,从轻到重依次是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降级、摘牌。如果景区在被通报之后仍不重视,摘牌就很有可能。
“景区将不断完善停车、交通疏导等环节”,翟伟中说。根据《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草案)》,西湖景区范围内及周边规划公共停车场共29个,保留现状14个,规划新增15个,建议为智慧停车场,其中红花湖西入口停车场规划为生态智慧停车楼。其中,近期2020年小车位为8841个,大巴车位为194个;远期2025年小车位为9742个,大巴车位为194个。
为了方便游客游览,景区外部还规划落实莞惠城际、高快速路、金榜路、新联路和鳄湖路等过境主要道路,内部完善旅游专线交通、景区电瓶车游线和水上交通游线,同时结合林业观光线,新增红花湖与观洞湖的旅游接驳专线,加强景区间交通的连续性。
该规划草案还涉及居民点建设,将优先迁出现状容积率较低的居民点,现状容积率较高的居民点逐步迁出。结合规划方案旅游点建设用地布局,迁出过程中对陈炯明墓旁、鳄湖路旁及黄塘路旁居民点中外形、色彩、空间特色突出的居民建筑进行保留,改造为旅游配套设施用途。
翟伟中说,惠州西湖旅游景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起点而非终点,未来惠州西湖将加大智慧景区建设,目前景区已经形成以统一综合管理系统为基础,景区官网、手机APP为窗口的一体化的智慧景区服务管理体系,形成免费WiFi全覆盖,游客可通过“惠州西湖”官方网站和手机APP了解最新景区动态,进行VR全景浏览、语音自助导游,通过新媒体实现全程互动分享旅游体验。
做强旅游,惠州西湖还需提炼“精气神”
5A级旅游景区代表了国家级旅游景区的最高水平。评定5A级景区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荣誉,对景区而言,它更多的是为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服务。
在昨日的揭牌仪式上,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巡视员毛诚提出,希望惠州以此为新的起点,积极探索“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全面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和品质服务创新,进一步提高景区管理、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水平,不断增强景区吸引力、竞争力和带动力,通过旅游业拉动就业,形成更大的社会效益,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为全省打造粤港澳世界级旅游休闲湾区和世界旅游休闲目的地贡献惠州力量和智慧。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就说“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的杭州西湖。2002年10月,杭州西湖景区24小时免费开放环湖公园,成为全国第一个不收门票的5A级风景区。少了门票收入的杭州西湖,反倒比以前赚得更多。
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杭州西湖景区不以旅游作为直接赢利点,而是以旅游业作为导流入口。杭州西湖景区游客接待量年年攀升,在西湖景区的带动下,杭州热的不仅仅是一个湖,周边县市区旅游产业也出现井喷效应,游客、门票收入暴涨,最终将人流转化为旅游收入,杭州的整个旅游产业甚至服务业都因此受益。
中山大学规划研究设计院院长李立勋教授说,虽然惠州西湖知名度没有杭州西湖高,但惠州西湖有着自己平实的特色。李立勋认为,惠州西湖未来发展,要结合新型城市化,就是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秉承“以人为本,生态文明,传承文化,优化布局”十六字方针,将生活、生态、生产相融合,“新型城市化,惠州是很好的样板”。
“惠州西湖是现代的,快乐的,富有朝气的”,著名旅游文学作家武旭峰认为,目前惠州西湖的知名度不够,要有自己响亮的口号,才能吸引眼球。同时,惠州西湖的旅游产业要注重游客的体验性,尤其是文化开发。“要增加一些让游客可以动手动脚的设施设备”,武旭峰说,在景观质量、文化氛围、历史传承、景观环境方面,惠州西湖要有更鲜明的特色。
我们将目光放到惠州夺取首块5A“金牌”的罗浮山景区。
自2013年12月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后,罗浮山不断进行宣传推广、项目引进、软件管理服务提升,包括举办像中医科学大会这样规格高、效益大、影响深的顶级学术会议,推动罗浮山剑指国内知名旅游度假养生基地和国际知名中医药旅游产业基地。可以说,中医药养生已经成为罗浮山旅游产业的“精气神”。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卢慧摄影: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
新闻推荐
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对吴利捷、赵小山等9户住宅业主申报的惠州市江北三号小区金宝兴业家园1号楼加建1部电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