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家台企集中亮相 惠州台博会 展会前3天吸引超过7万人次观展

南方日报 2018-11-13 07:02

尝宝岛小吃、买台湾手信、览台企风采……11月9日,为期5天的2018惠州台湾精品博览会(以下简称“台博会”)在惠州会展中心拉开大幕。12日,台博会进入展览的第4天。记者从台博会组委会获悉,展会前3天,前去参观的市民已超过7万人次。

新增台湾特色表演项目

本届台博会以“两岸共创新时代,融合发展大湾区”为主题,是由台湾中华绿色产业联盟暨文化交流协会与广东惠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招商和策划,共有350家台企现场亮相,其中,台湾岛内前来参展的企业100家,惠州本地台商企业250家。

现场设置了“高新技术展区”“台湾青年创客成果展区”“台湾特色区”“台湾农产区”“户外美食区”和“惠州台商区”等展区,展出惠台两地科技、环保、创意、美食等领域的名优产品。

其中,展区内1号馆是特装区,由高新技术区、台湾青年创客成果区、台湾特色区、台湾农产区组成;2号馆为标装区,由台湾岛内企业、惠州本地及周边地区台商企业产品展销区组成;展区大厅(南厅)为大湾区发展机遇项目推介展示区,展区户外北广场是台湾特色传统美食小吃区。

本届台博会组委会执行长孙立荇介绍,在惠生活工作多年的台商期盼惠台两地更接地气的深化融合,因此本届台博会将台湾特有、带有浓郁乡土元素的“电音三太子”“槟榔西施”等表演项目带给惠州市民,希望大家在展会上一睹台湾高新技术成果,在品尝台湾特色小吃的同时,欣赏具有台湾乡土特色的文艺表演,以进一步促进惠台两地文化交流和发展。

从2014年起,每年秋季,到惠州会展中心逛台博会,已成为惠州市民体验“宝岛风”的方式之一。

记者从开幕仪式现场获悉,目前台资企业已成为惠州市外向型经济主力军。截至2017年底,惠州市累计引进台资企业1725家,实际投资总额达40多亿美元,居全省第四位,占惠州市外资企业总额的18%。从投资总量看,台资仅次于港资,居第二位。从经济贡献看,2017年惠州市台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2%。

台湾传统美食“边唱边吃”

凤梨酥、老婆饼、牛肉干、紫砂壶、箱包……走进展馆,来自宝岛台湾的丰富特产一一摆放出来,吸引市民驻足。

在1号馆淳正铁器展位,现场展出了很多精美的铁壶,店主林先生告诉记者,制作一个手工的铁壶,周期要3天左右,而他已经经营这家店有10年时间,铁壶主要用来烧水煮茶,煮出的茶味道更加香醇。

同在1号馆的“原水味”展位,还未靠近,就能远远闻到天然的花木精华、纯净之水和原始香气,这里有以坚持天然闻名的手工皂、精油乃至各种保养品,创办人张健福说,整个原水味产品的制作过程,从选苗、植树开始,步步严选,并不是从在树上提取才开始。

在2号展馆,穿着台湾阿美族民俗服饰的陈荣聪正在向观展的市民推荐台湾特色牛轧糖、凤梨酥、海苔和巧克力等美食。陈荣聪说,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惠州举办的台博会,他希望通过展会,把台湾最好吃的特产带给惠州市民朋友。

现场颇为吸引人的,还有县区展示馆的惠阳馆,一把把形色各异的吉他、尤克里里十分抓人眼球。原来,位于惠阳区秋长街道的台商拥有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最顶尖的吉他制作技术,世界第一把吉他国际制作标准就是在此地确立。

阿里山竹筒鸡、士林炭烤牛排、大肠包小肠……走出馆内展区,来到户外北广场,来自台湾的各种特色美食诱惑着惠州市民的味蕾。

去年台博会期间,主办单位在美食区引进“妈妈的味道”传统台湾美食小吃造成了轰动,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在于这些小吃全部由台商亲眷们亲手制作而成,展现了真正家乡妈妈的味道。今年台博会上,“妈妈的味道”再次成为惠州市民关注的焦点,而“妈妈的味道”卡拉OK演唱大赛也将于展会期间每晚6点至8点在美食区外广场舞台举行。

南方日报记者张昕

新闻推荐

老干部展示新时代新风采

本报讯(记者谭琳)由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联合举办的“增添正能量·共筑中国梦”———惠州市老干部展示新时代、新风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