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现代化需以规范和科学为基石

南方日报 2018-11-13 07:02

第五届中医科学大会再次在惠州掀起了“中医热”——人们对中医诊疗技术的热情再度高涨,同时,关于中医发展的讨论并未停止,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中医现代化。中医现代化已经成为国家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命题。笔者认为,中医现代化是中医技术和文化得以传承的必经之路,而当前这一道路上的阻碍在于对中医的无序应用,发展现代中医需以规范化和科学化为基石。

传统中医学形成于战国到两汉时期,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为数不少的成功病例让中医拥有了不少拥护者。与此同时,中医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另一支力量——民间中医。然而,民间中医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社会人士甚至打着中医的旗号非法行医,近年来因为迷信中医而导致延误治疗的新闻不绝于耳。这些消息细碎却极具杀伤力,它们可能瓦解中医数千年来艰难获取的信任,不加节制的无序应用将让中医的发展背离其科学现代化路径。

另一方面,与西医不同,中医至今没有形成自己的规范化治疗流程。中医曾经有着许多奇迹般治愈大病的案例,然而这些病例往往不可复制——同样的治疗方法和中药用在类似病症的患者身上,并不同取得相同的疗效。而这一切源于中医在诊疗方法上的无序性,缺乏总结和延伸能力,这使得中医至今难以规模化应用。

对此,笔者认为,发展现代化中医应从规范化开始。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应率先行动,整治民间中医无序行医的乱象,为符合资格的“赤脚医生”颁发行医资格证书,同时打击非法行医,为中医现代化之路清除障碍,给社会大众自主选择中医一颗“定心丸”。此外,中医也可借鉴西医建立自身的规范化治疗流程,形成更多可推广的行医经验。

如果说规范化是中医现代化之路的第一步,科学化就是中医得以继续前行的持续动力。当前,中医的科学化之路已经迈出步伐。在第五届中医科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肝胆外科领域专家陈孝平讲述了他采用中药槐耳颗粒辅助肝癌手术治疗的案例。作为一名外科医学权威专家,陈孝平院士认为中医现代化的最大阻碍是不被西医接受。然而,笔者认为,中医在西医治疗中的采用仅仅是中医科学化的其中一个维度,中医的现代化并不简单等同于传统中医西医化。

在当前阶段,中医仍然可以依靠现代医学来完成科学化论证。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AriehWarshel在会上表示,他的团队正在探索为中药建立3D数据库。用现代技术手段探索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如何作用,这是对中医药的科学化剖析和应用,也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把时间的维度向后延长,我们或许可以看见中医的现代化并不止步于此。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医已不仅仅是一项诊疗技术,它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规范化和科学化之外,中医同样背负着民族传统文化复兴的使命。因此,除了治病救人的工具性意义以外,中医现代化更有着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意义。在这一意义上,对于传统中医更应通过规范和科学加以甄别,从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廖钰娴

新闻推荐

隋唐惠州高僧与禅宗兴起 第28期

随着佛教的发展,惠州本地僧众涌现出不少杰出人才,如智敫、怀迪和石头希迁等,就是隋唐惠州僧人的佼佼者。循州僧人智敫初为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