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咹) [a耷213],音同昂的阳去声。

东江时报 2018-11-11 15:31

惠州有句谚语:罂好草堂也有瘦牛。意思是再好的草场也有瘦牛,比喻事情没有十全十美的。还有一句讲身体健康重要性的俗语:身体无好,赚欸罂多钱也冇用。上述的“罂”是近音借字,表示程度的副词,相当于“再”。

这个意义的“罂”,客家话也有相似的字,常写作“咹”。其义除了作副词“很”,还可作指示代词 “那么”。“罂”与“咹”都是俗字,都源于近代汉语词“腌”。

《说文》:“腌,渍肉也,从肉,奄声。”段玉裁注:“肉谓之腌,鱼谓之饐。”“腌”指的是用盐浸渍肉。腌的不好,肉自然变坏变臭,“腌”便有了肮脏、恶劣、穷酸义,正如顾学颉、王学奇《元曲释词》所言:“腌,引申有丑恶、穷、酸等义。”由此又引申出形容程度极深的副词义来。如,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离不了之乎者也腌穷俭。”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把目前已往为他腌苦,都对着那人说。”“腌苦”,就是受苦得非常厉害。惠话将“腌”当作“再”也是从这极深、非常义发展而来。不管怎样演变,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以“腌”所指之事都是贬义的,这跟“腌”有丑恶、穷、酸等义有关。

“腌”是多音多义词。当读《广韵》於严切即yān时,指用盐浸渍;当读ā或āng时,指的是肮脏、恶劣和再(副词)义。ɑng即[a覧],惠话只不过将原平声变阳去声而已,这就更有强调意味了。祝基棠

新闻推荐

积极参与惠州发展加快融入大湾区 暨南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鹏为在惠台商支招

王鹏在作报告。本报记者王建桥摄惠州如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湾区建设迈入加速发展阶段,台商有何新的发展契机?2018惠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