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参与惠州发展加快融入大湾区 暨南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鹏为在惠台商支招

惠州日报 2018-11-10 08:53

王鹏在作报告。 本报记者王建桥 摄

惠州如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湾区建设迈入加速发展阶段,台商有何新的发展契机?2018惠州台湾精品博览会昨日开幕,暨南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鹏作了题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台商发展新机遇》的专题报告。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发展水平高,经济活力强,外向型特征明显。很多台资从香港、澳门进入内地,香港、澳门与内地的加速融合将有利于台湾的发展。

王鹏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迎来了政策机遇期和红利期。接下来,粤港澳大湾区将加快编制产业发展、交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专项规划,“一批符合规划纲要要求、已形成共识且条件具备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将会很快落地。”

“惠州有承接制造业发展的优势。”王鹏认为,惠州以传统专业镇为主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专业镇竞争力在下降,传统产业增速放缓;以土地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正在转变,土地使用粗放、低效开发问题较为突出;以镇区为主导的发展模式难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对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和承载力还有待加强。“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惠州才能更好地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王鹏说。

当前,广东大力推进与港澳在各领域合作,争取今后在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先行先试政策创新、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共建湾区优质生活圈、全面加强青少年交流、携手迈向全球竞争高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推动大调研谋划大思路八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惠州交通便利,产业优势明显,台商要积极参与其中。”王鹏认为,在惠州发展的台商要抓住发展机遇,加快融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轨道交通建设、智慧城市应用等领域,积极参与惠州支柱产业发展。此外,台商要利用好惠州的地理区位优势,利用快速通道对接香港、广州、深圳的创新资源。本报记者邱若蓉

新闻推荐

第一中学“励品课堂”成全国德育工作典型 为惠州市唯一入选的经验课程,广东省仅有14个

本报讯(记者张晨通讯员赵凯)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2018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名单的通知》,大亚湾第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