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千新品种让你看个够 市农作物新品种展示会在市农科所开展

东江时报 2018-11-10 09:20

市农科所育苗展示区,菜心苗翠绿欲滴。

在市农科所水稻展示区,有丝苗米、黑糯米等不同品种水稻。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刘建威 摄

此次市农作物新品种展示会共展出13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

东江时报讯 记者刘建威 通讯员陈昊宇 周末去哪里?带小孩子去看农作物新品种吧!昨日,由惠州市农业局主办、惠州市农科所承办的第六届惠州市农作物新品种展示会在市农科所开展。东时记者从展示会了解到,此次共有13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集中展出,包括水稻、蔬菜、瓜果、香料、南药等。展示会将持续至12日,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免费观看。

本届展示会以 “新品种引领现代农业,新科技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东时记者昨日走访位于324国道旁(中信汤泉附近)的市农科所了解到,展示会面积约150亩(其中所外基地鲜食甜玉米展区面积约30亩),设有室内展示厅、农产品展销区、水稻展示区、大棚作物区、园艺作物区、香料及特种作物区等,共展示来自省内外60多个单位提供的1300多个品种。

在水稻展示区,有丝苗米、黑糯米,早熟稻、晚熟稻等不同品种。工作人员介绍,各水稻品种的种植技术和口感存在一定差异;在水上种菜展示区,鱼塘上有一张“生物浮床”,上面种有各种蔬菜。据介绍,这种方法能让蔬菜吸收水中有机质 (养分),而蔬菜生长中能净化鱼塘环境,让鱼类更加肥美,价值更高;在智能大棚内,种植了五彩辣椒和小番茄等经济作物,大棚内有自动调温、自动浇水、自动供肥等功能,让农作物达到最好的生长效果……

“与往届相比,本届的品种数量大大增加,类别更多,除常规品种外,还增加食用香料类、南方药材类等品种。”市农业局局长叶启灵介绍,本次展示会模式更加丰富,增加了造型展示、稻鱼共作、鱼菜共生等模式,增加了育苗盘集中育苗、水肥一体化栽培、小拱棚覆盖遮阳网降温等技术措施,增设产品展销区、品尝区,让优良品种更接地气,让先进技术更加实用直观,为涉农企业和种植户提供了示范样板。

延伸阅读

评选出新品种全市示范推广

13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有水稻、蔬菜、玉米、花生、大豆、水生作物、航天作物等,市民有机会在以后品尝到吗?

“这是个难得的平台,农户可以过来精挑细选。”市农业局种子科科长汤久红介绍,通过这种大型综合性的农作物现场展示观摩,在科研与生产间建立了一条直通快道,打通了农业科技到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通道,为农户直观选择优质良种提供现场。“我们将以本届展示会为契机,将优新品种尽快推向市场、推向农村,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叶启灵介绍,本次共鉴定评选出51个抗逆性强、适应性好、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将向全市示范推广。

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陆国煌说,近年来,惠州市农业坚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打造了惠州梅菜、甜玉米、冬种马铃薯、荔枝、龙门年桔、优质大米、优质蔬菜、优质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稳定在210万亩以上,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农业科技贡献率等指标均在全省名列前茅。特别是多次承办全国性和全省性的大型农作物品种展示会,打响了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品牌,在科研与生产之间架起桥梁,加快了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更好满足了现代农业生产对新品种新技术的需要。

惠州市农作物新品种展示会已连续举行5届,累计引进农作物新品种4500多个进行种植观摩展示。经过对比筛选和组织专家鉴评推荐,有1000多个品种通过展示后,在各县区得到扩大表证、示范,有300多个品种成为惠州市自2003年以来不同时期的主栽品种,累计示范推广应用面积达1000多万亩,新增产值近10亿元。 刘建威

新闻推荐

早晚微凉注意添衣 弱冷空气近期频现惠州市

本报讯(记者杨熠)近期弱冷空气频繁“现身”,珠三角局部有零星小雨,早晚有点凉意,市民要注意添衣避免着凉。据气象台昨日预报,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