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站取名关乎城市管理

南方日报 2018-11-07 06:42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无论是汽车客运站点的建设还是命名,都是整个城市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或子项,与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等都有密切联系。

笔者建议,一是城市汽车客运站点的建设和选址要与整个城市的发展相适应,而命名尽可能不与方位相联系,以免未来出现站名与实际地理位置不相称。二是城市汽车客运站的命名采取统一模式,除城市汽车客运站(或总站、中心站)外,其他客运站均采用“城市名+站点所在地理位置”。三是在汽车客运站命名之前,尽可能通过多种方式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王国能

惠州汽车客运站改名之争,背后折射了城市规划、设计的不足。客运站取名理应根据城市规划、人流需求、商业开发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实现合理、科学布局。有市民呼吁惠州像广州的天河客运站等客运站命名那样,不妨与相对小的地名吻合,就是很好建议。

说到底,惠州客运站取名的核心在于是否与风俗习惯、文化内涵等高效对接,至少要清晰地表达地理方位。纵观国内不少古城,因有很高“颜值”的名称,从而一举成名天下知,带动了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发展。

袁斗成

惠州市汽车客运站已有60多年历史,该地标名称已深入人心,已成一个标志,如果突然更名反而不利于大家乘车。从多个“南站”雷同名称的现象看,建议有关部门举一反三,对辖区所有客运站及公交站名称进行排查,将有误、不准确、雷同或者已经变更的站名统计好后,由当地的民政局、交管部门共同商议变更。关键要统筹起名,以方便市民乘车为原则,同时兼顾道路、街道、地域、区域、名胜古迹及历史遗留名称,其次考虑以企业单位名称或其他名称来命名,而以方位命名的应加以严格限制。

张忠德

惠州及时响应网友呼声,拟将惠州市汽车客运南站改回原名的举动值得点赞。但其暴露出的问题也值得探讨。汽车、火车等站场的命名权究竟归属谁?如果没有统一权威的命名权限,势必会造成命名乱象丛生或陷入改名复名的循环怪圈。其负面意义同样不容小觑。只有在充分调研认真评估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命名程序,并以此为契机,科学制定惠州市汽车站场命名的一揽子规划,再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程序,重新梳理全市所有汽车站场的命名,才可以减少争议和质疑。

黄云生

新闻推荐

台资企业扎根惠州“枝繁叶茂” 台企占惠州市外企总额的18%,众多台商一家三代在惠工作生活

惠州市一台资企业工人在生产车间工作。本报记者杨剑辉通讯员周宏坤摄几天后,第五届台湾精品博览会将在惠州举行。近年来,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