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倾情一生画梅 花开自在暗香浮画家南岭梅诗书画展在惠州博物馆举行
[摘要]画家南岭梅诗书画展在惠州博物馆举行
南岭梅矢志画梅,皆因心中对故乡梅花有解不开的情结。
他倾一生感情矢志画梅,皆因心中对故乡梅花有解不开的情结;他从生活中采掘真美和创作源泉形成独特风格,坚持用诗书画形式传承守望民族文化;他举办18场梅花专题个展把梅香传遍北京、南京和晋、粤、琼等地,巨幅作品为诸多省市领导机关、博物馆及我驻外使馆、侨领侨团等珍藏……以画梅扬名的画家南岭梅,目前正在惠州博物馆展出其以梅花为主题的诗书画作品60余幅,引发各界人士广泛关注。据悉,此次展出将持续至本月28日。
追求“山梅自在开”艺术境界
展厅内,一幅气势磅礴的《梅开盛世》,吸引了众多观展人士的眼球。古朴苍劲的树干上,千枝百态,却又铁骨铮铮,凌寒傲雪的梅花,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世人画梅者众多,而能得梅花之精神气质者寡。”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评价称,南岭梅追求“山梅自在开”的艺术境界,笔下的梅花,色泽鲜艳而不妖,用笔厚重而不滞,构图饱满,开合有致,为观者传递了梅花那种“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动人神采。
南岭梅坚持用诗书画的形式,使自己的艺术风貌别具一格,他潜心于国画梅花的创作实践,着力赞美梅花高尚的精神、品格,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南都记者获悉,在国内画家中,南岭梅是唯一两次举办以纪念叶剑英元帅诞辰为主题画展的画家。南岭梅与叶剑英既是同乡又是校友。1997年叶剑英元帅诞辰100周年,南岭梅在广州、梅州同时举办百梅展;2017年,举办纪念叶剑英元帅诞辰120周年“九九梅花久久怀念”南岭梅中国画作品展,其全部展品被收藏,并捐资百万助学。多年来,南岭梅带着梅花的气韵、节操、品格,到全国各地举办梅花专题个展,巨幅作品为诸多省市领导机关、博物馆及我驻外使馆、侨领侨团等珍藏,部分作品入藏钓鱼台国宾馆。
对故乡梅花结下了难解之缘
1938年出生的南岭梅,原名王春华,幼年跟随父亲赴印度谋生,8岁回国,在家乡梅州南岭下度过了难忘的少年时代,并与梅花结下了难解之缘。
“一直以来,梅州客家人都有爱梅、植梅、赏梅、咏梅、画梅的传统,并形成了独特的梅文化。”南岭梅告诉记者,他的家乡梅州是一座美丽的山城,其境内植有许多梅树。梅花是梅州的市花,纯朴的梅州人把它看做客家精神的象征。
南岭梅年少时就读的学校也种有许多梅树,每值隆冬,校园里梅花盛开时,芳香沁人心脾。南岭梅很喜欢梅花,常常会偷折一些梅花回家,插入花瓶中观赏。也是从那时开始,他喜欢上了画梅花,“我非常欣赏梅花独立坚强的品格,敢为百花之先而凌寒独自开的精神,总想通过画笔把梅花高尚的品格画出来。”
为了画好梅花,每到梅花盛开的季节,南岭梅常常冒着严寒,在寒风中长久观察梅花。回来后,便把所观察的画在纸上。他的少年时光就是这样在浓浓的梅香中度过。
被画梅大家董寿平收为关门弟子
1957年,19岁的南岭梅跟随亲戚到山西太原谋生,干起了工艺美术行当。虽然离开了家乡,但他仍坚持自学和创作。他从生活中采掘真美和创作源泉,加以提炼升华,不断探索自己的艺术方式。“为访倩影归岭东,翻山越野觅旧踪;告慰故人春消息,梅开潮塘满树红”,这是南岭梅阔别故乡40年后,重回故乡探梅归来所题。古梅引发了他对故乡梅花的无限情思,给了他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
1995年,历经艰苦磨炼,南岭梅终于在太原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百梅展》,反响很大。我国原驻美大使柴泽民慧眼识珠,亲自带领南岭梅去北京拜著名画家董寿平为师。南岭梅的绘画作品得到画梅大家董寿平的青睐,收他为关门弟子。“董老师当时叮嘱我,一定要做自己的艺术,不可媚俗,下笔就要画出自己的人格来。”南岭梅说,董寿平老师的这番话令他受用终生。
多年来,南岭梅牢记董老的严格教诲,为此研究、比较中国历代画梅名家的作品特点,绝不走别人的老路,也不刻意模仿别人,所以才逐步有了今日梅花诗书画的艺术风貌。
“我将一直绘画梅花,让梅州之梅,香飘海内外,传遍万众心扉。”南岭梅说。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黄海林通讯员红梅
新闻推荐
工程编号:惠公易建市直[2018]135一、招标工程简介:(一)工程名称:惠州市援助萨摩亚友谊公园和文件艺术中心项目工程;(二)建设单位: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