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箭让她告别自卑 亚残会冠军惠州妹林月珊载誉而归
亚残会夺冠后林月珊(中)登上领奖台。
林月珊多年来获得的奖牌铺满了桌子。
10月10日,印尼雅加达亚残会射箭女子复合弓公开级个人淘汰赛决赛中,中国惠州选手林月珊射下金牌,141环的成绩让赛场沸腾。日前,林月珊回到惠州,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这位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体坛骄子。
无意被发掘从而走上运动员的道路,她说自己比较幸运;第一次参加全国残运会就拿下两金一铜的佳绩,她说自己比较幸运;在今年亚残会上,战胜了自己的“宿敌”,奋勇夺冠,她还是归功于自己比较幸运。她总是这样谦虚、平淡地说着自己的成绩。但大家都知道,她收获金牌的背后,是8年付出的汗水。
从自卑到自信,她心怀感恩
林月珊是家中长女,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5岁那年,林月珊因为一场车祸意外,失去了左小腿。那时,在医院治疗的小月珊还天真地问父母,自己的腿哪里去了?在漫长的、枯燥的卧床治疗中,这个找不到答案的幼女开始变得脾气暴戾,经常哭闹、嘶吼,甚至打人。
“后来,我变得很自卑,不爱说话,也不太愿意跟人交流来往。”林月珊回忆起那段灰色的日子说,哪怕是上了学,也没有变得快乐起来。她倔强地用一条腿跳着蹦着去上学,就这样蹦过了小学和初中,整整9年。直到2005年上高中,父亲咬咬牙,从家里挤出2万元给她安装了人生中的第一副假肢。
高中毕业后,林月珊有点迷茫,不知道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她把自己锁在家里,不愿意出门,不怎么与人交往。
转机出现在2010年。当年5月,林月珊在家人的鼓励下,参加了惠州市残疾人招聘会。工作虽然没有找到,但是她却被伯乐——— 市残联工作人员张月鑫相中了。
张月鑫觉得林月珊体格很好,适合当运动员。在张月鑫和家人的劝说下,林月珊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进行训练。没多久,她就被市残联推荐进广东省残疾人射箭队,并在接下来几年里不断取得好成绩。
训练从零开始。由于射箭需要上臂力量,林月珊就用各种方式增强力量。教练怎么说,她就怎么做,经常训练到两只手臂疼到睡不着。
“看到自己身边的残疾人运动员,他们有些残疾比我还严重,却依然这么拼搏、刻苦努力,那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林月珊说,成为一名正式的运动员后,从前那个自卑的自己慢慢变得自信起来,笑容越来越多。如今的林月珊非常感恩、谦虚,在今年亚残会射箭夺冠后,她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感恩所有的一切,感谢教练的辛勤付出和栽培,感谢国内家人们的鼓励,感谢队友们的支持,你们的肯定是我的动力!继续努力加油!”
从运气到实力,她始终谦虚
“运气”这个词被林月珊反复提到。2011年,练箭仅一年,她就在当年的残疾人全运会上拿下了两金一铜的好成绩;2015年,在残疾人射箭德国世锦赛混合团体淘汰赛的比赛中,她和一位男队友连续两次打破混合团体的世界纪录;2016年,在里约残奥会的射箭女子复合弓公开级淘汰赛中,她收获了个人运动生涯的首枚残奥会银牌;今年,在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上,她作为惠州唯一运动员代表拿下了金牌……
“我觉得自己运气比较好,射箭是户外比赛,要看天气、风力风向等,影响因素挺多的。”林月珊说,有时候天气好,自己状态好,感觉来了,成绩就会比较好。
林月珊有个 “宿敌”——— 来自浙江的射箭运动员周佳敏,两人的水平相近,在不少比赛里会遇到。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决赛时,林月珊与周佳敏争夺冠军,最后以2环之差输给了周佳敏,只拿了银牌,这成了她心中的遗憾。
两年后,在今年亚残会上,两人再次在半决赛相遇。一开始周佳敏领先,但是林月珊并不放弃,咬紧比分,并在最后一轮比赛中绝杀反超,以2环优势战胜周佳敏,并顺利进入决赛摘金。对此,林月珊还是笑着说:“自己运气比较好,对方在最后一轮发挥失常了。”
粗略数数从2010年至2018年10月,仅8年多的时间里,林月珊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荣获的奖数达30多个,平均每年就将四五块奖牌收入囊中。
林月珊谦虚地说,以前的成绩都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以后。接下来要回省队训练,为明年的比赛做准备。
文/图 本报记者周丽琴 通讯员滕金国
新闻推荐
东江时报讯记者刘乙端为了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工商银行惠州江南支行不断强化提升服务的各项标准,始终坚持“客户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