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拖走河南岸城中村“僵尸车” 惠州“智慧城治网格化融合试点”治城市管理顽疾
城管队员拖走碍眼的“僵尸车”。
僵尸车将被集中送往停放点统一保管。
东时记者日前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简称 “市城管执法局”)获悉,今年4月以来,惠州市城管办联合惠城区政府在河南岸街道开展 “智慧城治网格化融合试点工作”,村居一吹哨,部门就响应,共同努力实现城市精细化治理。河南岸试点3个月以来,河南岸城中村的“僵尸车”被安排送去专门的“停车场”,街上几乎都看不到僵尸车的身影了。
统一由拖车队将车移至停放点统一保管
河南岸城中村的僵尸车曾是河南岸的一大顽疾。如今,不少居住在河南岸的市民发现,街上几乎都看不到 “僵尸车”的身影了。原来,这些长期霸占道路的“僵尸车”已被安排送去专门的“停车场”。马庄村委会主任邱锦青告诉东时记者,“僵尸车”影响市容市貌,又浪费停车位,按过去单一部门的处理方式几乎毫无收效。
于是,邱锦青吹响“哨子”,与网格内的部门联动,召集村民代表制订村内公共道路汽车停放的相关约定,利用闲置集体空地修整为临时停放点,对“僵尸车”张贴告示,利用微信挪车平台,报备交警查询等等方式联系车主,规劝无效或车主失联后,统一由拖车队将车移至停放点统一保管。“我们联系车主后,一个小时内不出现,我们就会直接把车开到村委会的一个空地上,现在我们都称之为“僵尸车”临时停车场。”邱锦青说。
“通过权责重心、力量资源的下移,提升对基层在业务指导、执法办案、技术协助、队伍支援等方面的支持能力,基层村居处置业务实现了"小闭环"。”市城管执法局12319指挥中心主任高陈首说,大部分城市管理问题在河南岸实现“通过调解自治解决一批、统筹行业源头管理解决一批、行政执法惩处解决一批”的“三个一批”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据介绍,截至8月31日试点正式开展3个月以来,河南岸街道网格平台共收集城市事件总数1980宗,村(社区)自行解决事件413宗,街道协调处置563宗,基层处置率达72.84%。
给摊贩发垃圾桶督促执行“门前三包”
日前,东时记者来到河南岸马庄村委会门前的一条“美食街”,据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里人流密集,生意火爆。“然而街道经常有垃圾乱扔的现象,经常接到村民的投诉,我们也只能不断投入大量的城管队员现场执法,但效果不太理想,只要队员一离开,这些商户、小贩便会故技重施。”该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以前我们一直对环境卫生感觉无奈,出去走一走才知道原来大城市的城中村是那么干净漂亮。”邱锦青随市城管执法局工作人员一同前往上海学习城市治理后受到启发,城市治理只靠城管一个部门是远远不够的,村委会应该主动参与,积极发动村民自治,用更符合实际的管理手段去改变周边生活环境。于是,邱锦青从上海回来后立即自掏腰包为商贩购买了垃圾桶和夹子,督促他们执行“门前三包”任务。
“现在村委会给每个摊贩都发放垃圾桶和夹子,加上保洁人员巡查保洁,村里小巷干净清爽。”邱锦青作为“网格长”,还调动起城管、环卫、派出所等部门,一起对小摊贩监督管理,保障马庄村的保洁。高陈首表示,村居最接近基层,也最熟悉所辖地区的情况,村居干部牵头统筹治理资源,效果更好。
由村(居)委会书记、主任牵头,由环卫、城管、市政、爱卫、税务等部门配合,通过推进数字城管平台和网格化平台在信息数据、人力资源的融合共享,实现多网整合、人员共治、信息互通、分级监督的基层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实现
村居负责人担任网格长
据了解,河南岸街道辖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万人,户籍人口约12万人,地处南部新城核心区,又属城乡结合部,出租屋多、流动人口基数和人口密度大、人群结构复杂。一直以来,社会事务纷繁复杂与基层处置力量薄弱的矛盾是制约河南岸实现城市精细化治理的一大瓶颈。
“如果河南岸也能通过基层村居与部门联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机制,那么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复制推广也更有可行性。”市城管执法局局长陈宇浩介绍说,此前,河南岸街道辖区共划分为73个网格,平均每个村居共划分6-8个网格,按照1人1格的模式开展网格化工作。但随着公安、城管等更多部门人员的加入,原有的网格责任机制遇到了人员不足、联动不足、统筹不足的弊端。
“在基层反复融合尝试过程中,探索出了符合实际情况的网格责任模式:在原有73个责任网格基础上,建立以村居行政辖区为边界的村居网格,并设置村居负责人为网格长,部门落格工作组组长任副网格长的网格化责任划分模式,即加强了村居网格的统筹力度,又确保具体落格人员责任的有效落实。”市城管执法局12319指挥中心主任高陈首介绍,如今网格长逐渐成为发现、受理、协调解决群众诉求的带头人。高陈首说:“村居一吹哨,部门就积极响应。试点工作推动了惠州市数字城管平台和惠城区网格化平台的业务及技术对接,即实现了两平台的优势互补,也促进了基层城市管理工作和综治维稳工作进行有机融合,为下一步整合资源强化基层网格治理,共同打造权责重心下移、信息高度共享、流程规范统一、工作协同联动、监督常态高效的“市、县区、镇街、社区”四级社会综合治理平台提供技术条件。”
此外,通过推进基层网格的整合一体化,在基层消除“多网并行”难以形成合力的弊端,推进城市管理网、综治维稳网和治安巡控网、社区服务网的“多网合一”。
本组文图 《东江时报》记者张荟婷 通讯员钟仁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春惠通讯员汤思达)惠州海关日前举行第七届特邀监督员聘任仪式,向10名特邀监督员颁发聘书,并听取特邀监督员对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