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 惠州将逐渐普及智慧校园“黑科技”

南方日报 2018-10-23 07:20

南方日报讯(见习记者/周春通讯员/邱伟红)人脸识别门禁、智慧班牌、教学触控一体机、移动终端教学平台、可提供诵读和扫码下载的数字书架……这些的教学场景将在惠州逐渐普及。19日,惠州举办教育信息化与教师能力提升发展培训班,来自惠州200多所中小学的500多名校长、老师在会场体验了未来智慧校园里随处可见的“黑科技”。

该活动是国家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系列活动之一,旨在进一步提升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探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策略,助力惠州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

培养创新型中小学教师

惠州学院科研处处长蔡昭权认为,信息化的融合运用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全球教育都深深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信息技术时代的教育,必然是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教育的办学形态、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他说:“举办此次培训班,主要是为了培养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

作为主办方代表,惠城区教育局局长林初明认为,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不仅要培训教育一线的老师,也要提升教育管理者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他介绍,2015年开始,惠城区将小学及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的全员培训提上议事日程,目前已基本完成培训,参训人员达1万多人,惠城区也获得“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示范区”称号。

校园信息化建设应“小步快跑”

“校园信息化建设应该"小步快跑"。”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丁书林在培训班上做了《教育信息化政策下的区域信息化规划与学校应对策略》的主题报告。他认为,目前正处在学习方式变革的触发期,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点,是推进教师信息素养技能与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当天下午,华东师范大学闫寒冰、莆田教育局薛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杨长军、超星创新研究院刘焕阁等专家,分别就“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新时代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等做主题报告。

据了解,本次培训班由惠州学院、惠城区教育局和龙门县教育局主办,惠州学院教务处、科研处和惠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惠州市教育信息中心、惠州市计算机学会、惠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协会和超星创新教育研究院协办。

新闻推荐

惠州海关新聘10名特邀监督员

本报讯(记者陈春惠通讯员汤思达)惠州海关日前举行第七届特邀监督员聘任仪式,向10名特邀监督员颁发聘书,并听取特邀监督员对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