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人才新政建设人才强区 高新区启动恺旋人才安居工程,到2020年筹建超5000套人才安居房

惠州日报 2018-10-18 09:04

仲恺高新区对优秀企业、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

德赛西威在国际展会上展出最新产品。

惠州高盛达科技有限公司不断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改造。

启动恺旋人才安居工程,计划到2020年筹建不少于5000套恺旋人才安居住房;出台《仲恺高新区关于支持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交通、住宿补贴实施办法(试行)》,对到仲恺高新区联系就业创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给予一次性交通、住宿补贴……日前,仲恺高新区2017~2018年度全区人才与科技工作会议在星恺大剧院举行,除了按照往年惯例从企业、团队及个人3个层面激励扶持高层次人才,还提出系列人才新政。

仲恺高新区委副书记、区管委会主任张莉兰等区领导班子成员,市科技局局长周章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谢耀凡,以及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等共600多人参加会议。

激励扶持

奖励扶持1500多家企业4000多名优秀人才

记者获悉,仲恺高新区每年举办全区人才与科技工作会议和创新创业新锐成果发布会,累计奖励和扶持1500多家企业、4000多名优秀人才。

在本次会议上,共有443个企业、团队及个人获得奖励:人才工作特别贡献奖被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收入囊中;惠州市德赛西威创新研究院建设团队摘得杰出贡献团队荣誉称号;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高速高精度电池装配与检测自动化开发团队等8个企业团队荣获 “创新创业领军团队”荣誉称号;何巍等10人荣获“创新创业领军人物”荣誉称号;邓先海等15人荣获“第四批区管拔尖人才”荣誉称号;卜建辉等21人荣获“创新创业后备人才”荣誉称号;牛弘等32人荣获“优秀研发工程师”荣誉称号;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荣获“人才培养与就业示范基地”荣誉称号;于广等100人荣获“优秀高校应届毕业生”荣誉称号;王兵等50人荣获“首席技师”荣誉称号;马广雄等200人荣获“优秀技师”荣誉称号。

创新实力

竞争能力在全国168个高新区中位居第13

“全区R&D占比、高新企业数、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总数等创新主要指标均居全市首位,成为全市人才总量最大、创新最为活跃的区域。累计获得7项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在全国168个高新区最新排名中,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位居第13位、内资控股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额居第2位。”张莉兰用一组组指标、数字说明仲恺高新区的科技创新实力。

张莉兰在会上介绍,近年来,仲恺高新区始终坚持“人才强区”战略,深入实施“恺炬创新行动”、“恺旋人才计划”、“互联网+仲恺智造”、“恺源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扶持力度大的重大举措,成功构建了引进、培育、激励、服务“四位一体”的人才体系。

张莉兰介绍,接下来,仲恺高新区将继续深入实施 “恺旋人才计划2.0版”“恺炬创新行动2.0版”“恺源行动计划”等系列行动计划,不断优化揽才引才的大环境,催生聚才用才的生态圈,形成储才育才的主阵地,切实把该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集聚创新高地。

招才引智

拥有高层次人才近2万人、创新团队134个

区管委会副主任、区科技创新局局长刘勇辉在会上汇报了2017~2018年人才与科技工作情况汇报。

据悉,目前,全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人才总量超过12万人,有高层次人才近2万人、创新团队134个、领军人物133人。全区孵化器面积达到74.3万平方米,有在孵企业715家,加速器联盟面积达88万平方米,有国家级孵化器3家、国家级众创空间8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

“坚持人才引领,强化科技支撑,积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全力打造广东集聚创新动能"第二岛链"桥头堡,真正擦亮国字号招牌,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贡献更大的仲恺力量。”刘勇辉对接下来的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

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确保科技投入占GDP比重达4.9%以上;大力培育创新主体,重点开展“小升高”“高企树标提质”等创新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力争年内高企存量达到374家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10%以上。

持续完善孵化育成体系。升级全球孵化网络3.0版,谋划在西欧主要发达国家布局新的海外孵化器;做优做强企业加速器联盟,力争年内实现“888”(即孵化器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800家、加速器联盟管理面积达80万平方米)目标。

持续优化科技服务体系。科学运作恺炬创新母基金等创新创业基金,加快组建新“4+1”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基金,实现基金“区域、产业”全覆盖;发挥区属国企服务创新创业的引领作用,发行“双创”企业债。

持续提升招才引智竞争力。深化实施“恺旋人才计划”2.0版,加强全球人才招募,推进海外人才工作站建设,在引进美日韩留学优秀人才的基础上,加大引进在欧留学高端人才力度,为仲恺创新驱动发展强化人才支撑;筹建5000套人才公寓,不断完善人才卡、人才馆等服务配套设施,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生活配套服务,增强人才落户吸引力。

安居保障

采取“租、售、补”方式保障人才安居乐业

会议正式启动恺旋人才安居工程,提出到2020年,构建相对完备的人才安居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筹建不少于5000套恺旋人才安居住房,以优惠价格向符合条件的恺旋人才出售或出租。

据悉,仲恺高新区采取“租、售、补”等安居方式保障人才安居:一是提供租赁的人才公寓,租金以市场租金价格50%以下的优惠租赁给恺旋人才和重点企业;二是提供出售的人才安居住房,出售定价标准为同地段、同类型的商品房备案价的70%左右;三是提供住房补贴,恺旋人才可申领3万元到50万元不等的住房补贴。恺旋人才安居工程申请对象为纳入 “恺旋人才计划”管理和认定的各类人才。

就职于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的刘燕光高兴地说:“人才公寓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以及对人才的重视,住进物美价廉的人才公寓,可极大减轻生活压力,仲恺高新区的留才政策如此给力,我决心就在仲恺创业、成家。”

就业创业补贴

应届毕业生到高新区就业创业将获补贴

为进一步支持应届高校毕业生踊跃到仲恺高新区就业创业,促进青年人才集聚发展,仲恺高新区出台《仲恺高新区关于支持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交通、住宿补贴实施办法 (试行)》,对每年3月至9月期间,到仲恺高新区联系就业创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给予一次性交通、住宿补贴。交通补贴标准为高校所在地在惠州市以外的,每人补贴500元,高校所在地在惠州市内的,每人补贴100元。住宿补贴标准为高校所在地在惠州市以外的,每人补贴600元。申请人可登录微信,关注恺旋人才微信公众号(hzzkkxrc)进行申请。

获奖情况

人才工作特别贡献奖: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杰出贡献团队:惠州市德赛西威创新研究院

创新创业领军团队:8个

创新创业领军人物:10人

第四批区管拔尖人才:15人

创新创业后备人才:21人

优秀研发工程师:32人人

才培养与就业示范基地:5个

目前人才情况

全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人才总量超过12万人,有高层次人才近2万人、创新团队134个、领军人物133人。全区孵化器面积达到74.3万平方米,有在孵企业715家,加速器联盟面积达88万平方米,有国家级孵化器3家、国家级众创空间8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魏怡兰 通讯员陈 阳

新闻推荐

出厂不合格医用手套 惠州一企业被罚2万元

南方日报讯(记者/廖钰娴)日前,惠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食药监局”)公示了2018年10月行政处罚信息公告第二期,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