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惠州故事 提升文化影响力 □巫志华
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工作新局面,争取在未来十年把惠州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城市”的总目标,这是把握时代脉搏、深化执政规律、站高谋远、提纲挈领的雄武气魄的体现,是贯彻落实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战略思想和战术路线图。一流城市一定要有一流文化,文化战线要以雄武气魄助推一流文化建设,以一流文化为一流城市注入活力和魅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
一要用好文化人才。千秋基业,人才为先。文化是雄武气魄的根。要大胆选拔任用文化型人才,让文化人才覆盖各领域,让各种人才都有文化,文能提笔,武能掌拳,朝着目标,砥砺前行。对于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要打破学历、编制、身份、年龄、性别的限制,只要德能配位,才堪大任,都可以大力培养、大胆提拔与大量使用。
二要讲好惠州故事。岭东雄郡的惠州,历史深厚,人文荟萃,天然秀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交相辉映。改革开放后,这里的人们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和胆略,放响岭南第一炮,移山填海,硬生生打造出石化重镇大亚湾,扬名世界。古往今来,惠州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涵养了岭东雄郡的雄武精神。要通过新闻宣传、文艺出品、巡回演讲、影视传播等各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惠州故事,美化惠州形象,提高惠州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
三要扶好文旅产业。雄武气魄不能空谈,而要落实在工作中。产业发展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补短板”的传统思维转变为“做长板”的新时代思维,扬长避短。要培植常态化文旅演艺节目,把鹅城幻影、西湖丽影、东江秀影等转化为精神产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要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及博物馆内容的客家文化旅游园区和精品线路,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要开创文旅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引进国家文旅部相关院所合作指导,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科技产品融合发展示范基地。要做好山水文章,形成层次分明、相得益彰的旅游体系。
四要养好文明市民。惠州要有雄武气魄,首先是惠州人要有雄武气魄。要弘扬“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的惠州精神,引导教育民众做一个“为人厚道、大度宽容、笃学求精、善于合作”的高素养市民。要通过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使惠州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通过红色基地建设、“好人之城”建设,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崇英雄主义,涵养家国情怀、英雄情怀,发扬爱国精神、敬业精神、奋斗精神,为创建一流城市培养一流市民,以一流市民创建一流城市。
(作者单位:惠城区文广新局)
新闻推荐
丹竹头麒麟馆正式开馆10月7日,龙岗区南湾街道丹竹头社区旌旗招展、鼓乐喧天,来自香港、东莞、惠州以及深圳本土的10支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