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沥基本完工 陈塘河下月动工 惠城区12条河涌整治进行时
望江沥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已基本完工。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摄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通讯员张裕华 黄晖平
望江沥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已基本完工,陈塘河整治工程项目力争11月底动工,高屈沥、木沥河、洛塘渠截污等水质改善工程争取在年底前完成……
近日,惠城区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何小冰上线“市民连线”栏目,就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与市民网友进行了交流。何小冰介绍,惠城区共有12条河涌纳入“惠州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清单”,根据省、市住建部门要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要在2019年底初见成效,2020年达到长治久清。
概况12条河涌纳入黑臭水体清单
何小冰介绍,惠城区共有12条河涌纳入 “惠州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清单”,其中区管河涌有8条:沙墩头沥、梅湖沥、高屈沥、莲塘沥、木沥河、大湖溪沥、洛塘渠、新民排渠。市管河涌有4条:河桥水、冷水坑水、陈塘河、望江沥。
根据省、市住建部门要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要在2019年底初见成效,2020年达到长治久清。为此,惠城区制定印发了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整治工作涉及市、区两级多个职能部门及9个镇、街。
进展1~7月下达限期整改通知93份
何小冰详细介绍了12条河涌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在陆域污染整治方面,惠城区持续开展了黑臭水体流域范围畜禽养殖面源污染整治、工业污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和河岸河面垃圾清理等工作,截至8月30日累计清理流域范围非法养殖厂244户,清理生猪23167头,清理家禽342493只,清理黑臭水体流域范围两岸垃圾及水面垃圾约9573.5吨。今年1~7月,检查企业408家,巡查执法2726人次,下达限期整改通知93份。指导种植户、蔬菜种植基地绿色种植,控制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过量使用,减少流失量,提高利用率,从源头上减少农业生产垃圾的产生量。
通过实施整治工程和开展陆域污染整治工作,沙墩头沥、梅湖沥已达到“初见成效”评估标准,河桥水、大湖溪沥水质改善也比较明显。
问题非法养殖易反弹
何小冰坦言,目前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水质改善工程进展不理想。洛塘渠整治工程2016年3月正式动工,因受部分河段征地拆迁进展慢等因素影响,目前截污、补水等水质改善工程尚未完成建设;陈塘河整治工程于今年8月确定河涌整治实施主体,水质改善工程尚未动工。高屈沥、木沥河截污工程和大湖溪沥(上游段)清淤工程未动工;河桥水、冷水坑水截污、清淤等水质改善工程未明确实施主体。
二是非法养殖容易反弹,畜禽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压力大。畜禽养殖废水流入河涌,对河涌水质造成较大影响,因部分黑臭水体河段不在建成区范围,河道两侧主要以自然村庄和山体为主,非法养殖场位置隐蔽,巡查发现难度大。同时“游击”式养殖现象普遍,非法养殖场屡禁不止,畜禽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压力大。
三是工业污染治理有待进一步加强。黑臭水体流域范围工业企业及小作坊数量较多,虽加大巡查整治力度,但仍存在偷排和废水不达标排放的问题。
计划3条河涌改善争取年底完成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何小冰介绍,下来将加快推进水质改善工程和继续做好陆域污染整治工作。
加快推进水质改善工程方面,惠城区将协调整治工程业主单位,合理调配施工时序,加快推进水质改善工程。高屈沥、木沥河、洛塘渠截污等水质改善工程争取在年底前完成,陈塘河水质改善工程争取在今年11月底前动工建设,请示市政府尽快明确河桥水、冷水坑水截污等水质改善工程实施主体。
按惠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职责分工,协调各有关单位,加大巡查整治力度,持续做好黑臭水体流域范围工业污染、畜禽养殖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河岸垃圾清理等陆域污染整治工作,并结合每条黑臭水体污染源分布情况,制定陆域污染整治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整治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12条河涌整治工程进展
梅湖沥、沙墩头沥:已完成截污、清表工程。洛塘渠、新民排渠:纳入“洛塘渠小流域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工程进度84.57%。大湖溪沥(上游段)、高屈沥、莲塘沥、木沥河:纳入《惠城区河涌整治规划实施方案》进行统一整治。高屈沥、莲塘沥、木沥河:正实施清淤清杂工程。大湖溪沥(下游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工程进度的73%。望江沥: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基本完工陈塘河:正抓紧办理EPC工程招投标手续,力争今年11月底前动工。冷水坑水、河桥水:整治工程待明确实施主体香金群
新闻推荐
游绿道赏美景 住民宿泡温泉 “我为美丽乡村打call”走进横沥镇黄沙洞村
网络文明志愿者们参观黄沙洞村。黄沙洞村田园小景。本组图片《东江时报》记者姚木森摄东江时报讯近日,由惠州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