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惠州迎客510万人次 游客量比增5.48%,旅游收入21.21亿元

惠州日报 2018-10-08 08:04

国庆假期,游客在惠州西湖景区游玩。 本报记者钟畅新 摄

惠州一大批免费景区景点如惠州西湖、红花湖、高榜山、挂榜阁、东坡祠,成为吸引更多外地人来惠州旅游的“磁石”;广深港高铁开通,惠州迎来大批香港游客,感受岭东雄郡惠州之变;在惠州生态优美的古村、山林、绿水间,许多广州、深圳、东莞游客圆了诗酒田园梦;上千名文明旅游志愿者深入景区开展志愿活动,引导游客文明旅游,成了景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今年国庆假期,天气晴好,惠州各大景区景点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旅游市场人气旺盛。据不完全统计,国庆七天长假,全市共接待游客总量509.95万人次,同比增长5.48%,其中景区接待游客436.10万人次,同比增长7.16%,过夜游客73.85万人次,同比减少3.46%,旅游收入21.21亿元,同比减少2.9%。惠州纳入广东省假日旅游统计的6个重点旅游景区(南昆山、罗浮山、西湖、南昆山温泉大观园、海滨温泉、永记生态园)共接待游客788776人次,同比增长4.9%,实现总收入4275.13万元。

惠州乡村旅游农家乐受热捧

早起闲逛南昆山,午后吹风对饮,夜晚赏月观星,这个黄金周,东莞市民温莹莹在龙门南昆山下坪社区中坪尾的一间民宿里,拥抱大自然,放松心灵。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惠州优美的乡间风光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今年国庆假期,惠州的乡村旅游备受游客追捧,乡间民宿更是成了“网红”。南昆山十字水度假村、龙门爱树度假山居、博罗禾肚里稻田酒店等民宿早被一批批寻找休闲生活的游人预订。

在龙门地派镇渡头村,龙门星级“龙门客栈”爱树乡村度假山居,有的游客带着孩子做着手工享受亲子时光,有的游客在房间里静静地看书,还有游客在乡间体验田园生活。

爱树乡村度假山居联合创始人陈昭说,国庆期间所有房间都订满了,很多游客是一家子过来,酒店晚上还准备了许多活动,用天文望远镜看星星,集体看电影,赏烟花,吃甜品。”

“龙门民风朴实、环境优美,在这里住住民宿吃吃农家菜,让孩子亲近大自然,特别好。”游客小梁告诉记者。

对比往年,今年最大的变化是与爱树乡村度假山居相邻的地方多了两家农家乐,其中一处农家乐的老板姓刘,是本地村民,原本夫妻在外打工,后来看到爱树民宿投资运营后,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夫妻俩就动了回村里经营农家乐的念头,于是把原来的旧房子重新简单装修,里面种了有机蔬菜、水果,散养一些土鸡鸭鱼,这些简单天然的食材受到游客青睐,也使他看到了发展的空间。“现在生意还不错,国庆期间游客特别多,忙得停不下手。”刘老板喜滋滋地说。

在乡村旅游推动下,龙门县国庆期间接待游客120.86万人次,同比增长9.26%,其中一日游游客104.43万人次,过夜游客16.44万人次。

广深港高铁带来更多香港人

早吃云吞面,午食盐?鸡,不到2个小时,香港游客陈莎莎已搭乘广深港高铁来到惠州,一家三口在惠州共度国庆假期。“这是我们第一次坐高铁,非常方便,就是国庆假期人很多,我们得提前买好回程票。”

9月23日开通的广深港高铁再次拉近了惠州与香港的距离,带旺了惠州游,国庆期间不少香港游客选择搭乘高铁来到惠州旅游。

“以前经常带着孩子去海边,这次就选择在高铁站所在的惠阳游玩。”陈莎莎告诉记者,和孩子在亚公顶森林公园爬山,到沙田泡温泉,参观了东平窑。“现在有了高铁方便了许多,接下来打算再利用节假日,好好地把惠州各个县区玩个遍。”

“惠州真的越变越漂亮,有了都市味道,但是民风还是那么淳朴,对待游客和对待本地人一样,不欺客不宰客。”年逾60岁的香港人张明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惠州。

他告诉记者,惠州的变化日新月异,经济发展了,旅游的地方多了,但是惠州人的性格还是没有变,特别实在。“我们去很多地方都要当地朋友作陪,到了惠州就像在香港一样,消费让人安心放心。”张明说,这些年惠州人的文明素质更高了,大家都文明有礼,景区干净有序,感觉特别好。

张明告诉记者,这次国庆节他和老朋友们在红花湖、西湖转悠,大伙说好了圣诞假期还要再来惠州旅游。“以前一年要来惠州玩好几次,现在高铁开通,以后来的次数肯定会更多。”

处处彰显文明旅游新风尚

正如众多游客感受到的一样,惠州文明旅游在升华:一句温馨的提醒、一个准确的指示牌、一处干净优美的环境。在惠州,文明旅游始终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紧密结合,多措并举,处处彰显着文明旅游新风尚。

记者在惠州多个景区走访,看到围墙围栏处处挂有公益广告宣传牌、文明旅游提示牌等。景区内,路面干净整洁,大家排队买票文明礼让带来了惬意体验。

今年国庆期间,惠州市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活跃在西湖、罗浮山等景区,3000多人次的志愿者在各大景区协助引导交通、义务讲解景点、捡拾垃圾、为游客提供指引、宣传文明旅游。

“景区干净整洁、绿意盎然,文明旅游志愿者热情服务,以后还会再来。”10月3日,从深圳来惠州游玩的陈先生对惠州旅游环境赞不绝口。长假期间,景区人很多,排队是不可避免的,但大家很少插队或者乱丢垃圾,志愿者四处宣讲文明旅游,让人感觉到满满的正能量。“惠州是全国文明城市,惠州人的素质一直在提升!”家住市区下埔的廖女士表示。本报记者谭 琳

新闻推荐

280名“泳士”横渡东江

“泳士”横渡东江后一脸兴奋。《东江时报》记者张艺明摄东江时报讯记者刘建威通讯员余冰昨日上午,2018年惠州市第十二届横...

 
相关新闻